新科技護體,好「膝」力
媒體報導,85歲的老先生,因為膝關節骨壞死,導致老先生疼痛持續長達一年多,甚至痛到站不起來,過去這樣的情形只能開刀換人工膝關節,可是老先生高齡,開刀也並非好選擇。
所幸,醫療科技發達,老先生透過微創「膝關節鏡手術」,竟然仍保留原有關節,還在幾天內就行動自如,順利開心地出院。
高達350萬人 苦於膝關節病變
據衛福部統計,有350多萬人被「膝關節」疾病所苦,每年約2萬人需要置換人工膝關節。
其中,最大宗應為「退化性關節炎」,其實應稱為「骨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過去是40-50歲熟齡族的常見疾病,但近年來運動風氣日盛,常見的路跑、登山、自行車等運動,若是沒有做好防護,都可能導致膝部軟骨、關節磨損和肌肉傷害。
膝關節「退化」 與年齡無涉
醫師表示,其實膝關節「退化」和年齡的關係不大,很多人是因為關節動作不當,造成軟骨破壞,日積月累後產生症狀,這都和長年不當的使用強度和頻率有關。所以,若沒有及早治療,年輕人大有可能,也罹患「退化」性關節炎。
症狀有:關節抽痛、膝無力、久坐後起立或膝蓋彎曲時會有關節摩擦的聲音,嚴重者還會關節變形,或逐漸喪失膝關節功能,對日常生活與行動,造成相當多的不便與痛苦。
退化性關節炎 治療方式
依病人的膝關節病況,治療方式可從藥物、打針、手術著手。早期的退化性關節炎以藥物治療,通常服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為主,可以減少關節組織發炎的狀況,緩解疼痛不適。還有,保護軟骨的口服藥,也就是俗稱維骨力的葡萄糖胺(Glucosamine),口服藥物多讓病人較不疼痛,但對病況的治療效果較為有限。
近年來,透過門診時施打膝關節注射劑也相當熱門,包括玻尿酸、高濃度葡萄糖、PRP等,透過針劑注射讓病人軟骨增生修護。許多病人誤以為只要打針就可以免除開刀,其實一樣只能暫時治標,對膝關節炎並無治本的功用。
膝關節注射類別
膝關節手術類別
資料來源:各醫療網站/網友分享,詳細資訊仍應諮詢各醫療中心
關節的保養 很重要
醫師表示保養關節最重要的就是,控制體重和運動。
減重,可以降低關節負重和磨損退化的狀況。適度運動保持活動力,簡單地運動如:提臀、原地踏步、散步或游泳及瑜珈,都可以增加下肢肌肉的力量,減少膝蓋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