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觀點 > 時事 > 熱門話題

醫療險

社會保險

2022/03/24

別因為疫情趨緩而忽略隔離所帶來的經濟衝擊

(圖/ shutterstock)
瀏覽數:2266

近期國內疫情趨緩,民眾對防疫措施逐漸發生鬆動現象,不過國際間的疫情並卻不像我們這麼樂觀,例如鄰近我們的香港、日本、韓國每天都有數千到數十萬確診的病例,很多家庭悲劇仍舊天天再發生,而後續國內疫情是否會再發生變化,學者、專家也不一定能拿捏準確,因此怎樣才能讓自己能安心的工作、生活仍是很多民眾心中的隱憂。

隔離/確診的經濟損失超過六位數的金額

在上一波疫情高峰期,讓一些經濟較為不寬裕的小資族,為了隔離、治療的費用傷透了腦筋,被匡列的民眾被列接觸者後,會被納入居家隔離管制措施或安排到防疫旅館,沒確診的需自負防疫旅館的費用(約3~5萬),確診者則被撥送到集中檢疫所或進入醫院(不須支付防疫旅館費用),不過若仔細計算這一系列所產生的費用,涵蓋同住成員與本身的薪水損失、醫療、防疫旅館費用...等等,加總起來往往都超過六位數的金額。

保險是避免經濟衝擊的工具

所以很多經歷過這些損失的民眾,都會開始利用保險規劃來分攤這種無法預期的經濟風險!利用最少的保費來彌補這些潛在的經濟損失!而一般這種預算不多的民眾,會先透過熟悉的保險顧問來為他們進行保單健診,把可能不完善的健康險進行完整的補強,讓住院期間所可能產生的醫療損失獲得補償,同時利用防疫險來補充隔離期間所產生的收入損失,讓經濟衝擊盡可能降到最低。很多保險顧問表示,這種加保的案件大多都只須每年增加個千塊,就可以把醫療保障規劃完整,每年所需要支付的成本並不高,民眾可以先找保險業務了解看看,做為後疫情時代確保自己經濟穩定的方法。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5.00
癌症化放療引發併發症!癌症險該不該賠?法院這樣判! 亞太保險獎~引領保險夥伴榮登國際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