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氣候變遷加劇,農委會為減少天災造成的產銷失調,及農民收益減少的不穩定,副主委陳吉仲表示,今年已推動的農業保險項目為水梨、芒果,明年將擴及釋迦、稻米及設施。
✸觀點:
這種農業保險是從2015年就推出的保單,原本的構想是來自於統計顯示,台灣每年農業生產遭受颱風、水災等天災侵襲,估計損失金額動輒數十億元或百億元以上。
以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為例,當時台灣農林漁牧估計及民間設施損失約165億元,然保險填補率卻只有1.24%,至於農業損失的保險填補率幾乎是零。正因為每次颱風或者豪大雨過後,造成了極大的農業損失。
但是根據《工商時報》的報導,自去(2015)年由富邦產險,試辦第一張高接梨保單,並在今年將承保範圍及地區,擴大到所有梨種與全省之後,即使農業保險保費有農委會會補助1/3、地方政府也有補助三1/3,但農民還要出1/3保費,使得農民投保農業保險的意願依然不高。
以去(2015)年第一年高接梨農作物保險為例,出單保費就只有約為250萬元而已。因此,儘管產險公司積極研發各種農業保單,但也有產險公司就私底下表示,假設沒有政府補助大部分保費(降低農民的保費佔比)的話,不但農民投保農業保單的意願不大,恐怕也很難發揮農業保險「分擔分險」,以及「補償農民損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