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是大家畏懼的疾病,因為預後實在太差了。這幾年有許多名人陸續罹患胰臟癌而病逝。經媒體、醫院的宣傳與報導,造成許多民眾「胰神胰鬼」,自覺好像也有相似症狀,紛紛求醫,恐慌甚至失眠。
先問實心或空心
由於影像學進步及健檢盛行,檢查後,部分民眾被告知胰臟有陰影或血中CA-199濃度上升,瞬間由天堂掉到地獄,最誇張的例子是有位病友被告知胰臟有陰影,當天晚上就把財產分了,後來進一步檢查,並未發現胰臟腫瘤。
如果被告知胰臟有病灶或陰影、好像有東西,到底代表什麼意思?應該詢問醫師哪些問題?
首先,勿恐慌,先問醫師是「實心」或「空心」。實心是一般充滿良性或惡性細胞的一團腫塊,而空心是指囊泡類腫瘤,其內可能充滿不同成分的液體。粗略來說,囊泡病灶大多沒事,只需追蹤,即使偏惡性,預後也比實心的惡性腫瘤好。所以,當被告知胰臟有「影子」,先問醫師是實心還是空心。
若是實心病灶,那得進一步檢查。接著可問醫師胰管有無擴張?如有,則有三種情況。一、真的是胰臟癌。二、如果是或曾是酗酒者,則慢性胰臟炎引起的偽腫瘤為優先考量,這是良性的。三、局部自體免疫胰臟炎引起的腫塊,常被當成胰臟癌開刀,其實不需手術,因此確切診斷很重要。
鑑別腫瘤與囊泡
空心或囊泡腫瘤,則進一步區分,常見五類:
(一)單純性水泡,為良性,不會有變化。
(二)因發炎而引起的偽囊腫,也是良性但會有症狀,一般發生在慢性胰腺炎病患,且腫塊常鈣化。
(三)漿液性囊腫,裡面抽出來的液體清清如水,幾乎多為良性。醫師喜歡用蜂窩狀來形容。
(四)黏液性囊腫,裡面為黏黏的液體,有發展為惡性可能。醫師喜歡用有無長出結節,判斷潛在惡性度。
(五)其他腫瘤壞死後造成囊泡樣。
第四種必須注意,因為它長得慢,但有可能會轉變成癌。但如何知道是哪一類囊泡腫瘤?醫師多採用影像學分析,依「囊泡」腫瘤的長相,告訴病人可能的診斷是什麼。
是否侵犯到血管
但病患大多擔心,做了電腦斷層會再做核磁共振,從A醫院到B醫院甚至C醫院,重複又重複做檢查。但不論做多少次,影像檢查都是間接診斷,最標準的「直接」診斷為細胞學或病理組織,所以負責任的醫師看著影像報告只能說「最可能」是哪一種。
至於診斷方式,如不直接手術拿到組織病理,公認最佳方法是內視鏡超音波針吸術,國內並非每家醫院都有這種檢查機器或執行能力。所以要多方詢問有此能力的醫院及醫師。
還有一個要問醫師的重點,「胰臟腫塊侵犯到血管嗎?」若有,惡性幾乎可確定,同時已不是早期的病灶。當被告知胰臟有陰影時,請勿慌張,附表可提供自我簡易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