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佳妘
金牛年即將到來,人生每個階段都會有不一樣的規劃,不少人趁這個時候進行保單健檢,可以從年齡、健康狀況、生涯規劃、市場環境等4大面向,適時調整保障額度,做好醫療險、壽險等保障,更能面對未來突如其來的風險,也能提早佈局退休規劃,不妨在年終入袋後,重新檢視保障內容,把錢花在刀口上。
疫情恐怕連帶影響年終獎金縮水,這時如何聰明運用就很重要,隨著國人平均壽命達80.9年,但「不健康生存年數」更創下史上新高達8.41年,也就是說儘管能活到老,卻需要臥床長達近9年的時間,凸顯出長壽、長照風險不可輕忽,富邦人壽對此提出2招因應,不妨利用這類額外收入,補強健康醫療保障,確保退休後的醫療所需,維持老後的生活品質。
第一招「補強醫療保障」,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民眾自行負擔的醫材及門診手術項目增加,也讓個人醫療開銷的負擔也日漸提高,因此民眾平時首要考量的保險規劃就是醫療險,兼顧日額給付與實支實付兩種理賠給付型態,才能避免疾病發生時,龐大的醫療費用支出拖垮家庭經濟。
此外,一般常見的白內障、體外震波碎石等手術都不需要住院,也建議民眾應加強住院實支實付型醫療險,選擇涵蓋門診手術,更能有效滿足醫療的需求。
第二招「提早規劃退休」,國人平均壽命提高,代表生活所需的開銷只增不減,退休規劃就顯得格外重要,建議民眾可從「退休4帳戶」,包含醫療、長照、養老和責任等面向,檢視自身的退休規劃是否充足,也就是在備足醫療保障後,可以利用生存保險金與增值回饋分享金「雙金流」的概念,提前為退休生活做好準備,如利變型保單定期定額專款累積退休金。
富邦人壽也提醒,多數初入社會的年輕世代,只知道父母在小時候就替自己買了保單,但卻不知道自己擁有哪些保障,而早年投保的保單內容,也可能因為醫療環境與時俱進,出現保額或保障範圍不足等問題,不妨在新春除舊佈新的同時,也一同全面檢視保單。
《延伸閱讀》
《本周星座運勢/12星座各有危機 雙魚、巨蟹別隨波逐流小心變瞎忙》
《就愛儲蓄險!蘇貞昌夫妻2年買6張 大戶徐國勇增持2款保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