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觀點 > 時事 > 新聞推薦
2019/07/25

照顧失智母全家罹精神病 一案例看長子風險

平山亮
瀏覽數:8611

Phew編:

相信許多家庭都有長子、長女,因為根深蒂固的家庭觀念影響,家中老大一直以來都得背起重責大任,就連照顧父母也是,即便有手足,許多時候老大必須負起協調兄弟姊妹照顧父母的任務,該花什麼錢?該做什麼治療?...老大都得成為下決定的人,但溝通不易,花了多少錢?什麼時間誰來照顧?常常因為這些資源問題而大打出手的家庭糾紛早已不在少數。

沒有兄弟姊妹,更可憐,因為照顧父母的時間與醫療開銷全在一個人身上,萬一父母失智失能,恐怕還得辭掉工作,照顧到最後壓力大到自殺,得憂鬱症的照顧者更常見。如果不趁現在做好保障,就會像以下這則案例一樣...

在由長子扶養的觀念根深柢固的時代,不論好壞,由「長子/長媳」負責扶養雙親是不成文的規定。如果只生女兒,往往就由長女擔起這個責任。
不過近年來這個「重擔」開始變得曖昧不明,有時候可以不擔,有時候又不能不擔。

社會學者森岡清美指出,近年來除了以長子家庭為主和父母同住的形式外,「扶養雙親的做法愈來愈多樣化」,包括分居的手足或小孩前往照顧的「鄰近親人援助」(情緒上的支持),抑或「暫時分居」(最後會同住或搬到附近)等。

而前提則是日本《民法》第八七七條第一項所規定的「直系血親和兄弟姐妹有互相扶養的義務」。法律上,「親生子女」負有照護父母以及扶養高齡父母的義務,也就是只要是親生子女都有同等的義務,不是只有長子或長女必須照顧父母,其他兄弟姐妹都要一起分擔。

現代對長子的傳統規範雖然不如以前嚴苛,卻依舊存在,在鄉下地方尤其嚴重,必須由長子負責扶養雙親的意識更為強烈。即使左鄰右舍不說,有時候也會產生「因為我是哥哥/姐姐」這種想法,因而限制了自己,讓自己動彈不得。下面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案例7】

「因為我是長男,所以由我來照顧」失智的媽媽。夾在負責任的丈夫和精神受創的兒子之間,苦惱不已的野田太太(化名)

野田太太的丈夫是三兄弟中的老大,他們夫妻育有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兒子。

三年前公公過世後,婆婆開始獨居,精神狀況變得很不穩定,當時就已經罹患了失智症。

丈夫的兩個弟弟都結婚了,從公公因病住院的時候開始,他們就會問:「哥什麼時候要搬回去一起住?」先生則回答:「我是長男,我會照顧。」第二年起,他們便搬回婆婆住的老家,方便照顧她。

然而丈夫上班總是很晚才回家,而婆婆已經到了認不出媳婦和孫子的地步,不但攻擊性的話語變多,到了晚上,甚至會當著孫子的面對野田太太破口大罵。這樣過了兩個月後,野田太太的兒子只要感覺到一點風吹草動,就會顫抖著直嚷害怕。

為了讓兒子安心,野田太太有時候會關燈對兒子說:「不要怕,我們來玩『裝睡大作戰』吧!」於是兩個人就把棉被拉到頭頂上,這才終於睡著。

一起住的第二年,丈夫就得了憂鬱症。他向公司提出診斷證明,留職停薪一個月。雖然丈夫說病因是工作太忙,但其實他回到家裡,例假日的生活還是以婆婆為主,心情一直無法轉換。只是出門一下下,婆婆就會打電話給他,質問他人在哪裡,還要他趕快回家。

而且同住兩年半以後,小孩的精神狀況也受到影響,去精神科就診時,醫生也向丈夫建議把婆婆送到安養中心。

野田太太的兒子至今還深受情境再現(flashback)所苦,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夢魘」揮之不去,目前仍持續到兒童精神科就診。

「如果父母和小孩都需要照顧,我們真的不知道該優先照顧誰。這是非常困難的選擇,先生原本堅持要和媽媽住在一起,現在也終於鬆口了,所以我們才把媽媽送到老人照護保健機構。其實我們很後悔沒有早一點把她送去。」

關於把婆婆送到安養中心這件事,弟弟和弟妹們都能夠諒解,也都能體諒野田太太的辛苦。野田太太認為,先前一直沒送婆婆去,其實是因為丈夫的「長男責任意識」這種刻板觀念太過強烈,束縛了自己。

野田太太結婚以後才發現丈夫和婆婆很親,像夫妻倆本來已經自己決定好婚禮的伴手禮,但最終還是以婆婆的意見為意見。

公公和婆婆都出身鄉下地方,尤其婆婆認為「長子本來就應該要照顧父母」、「和父母一起住才是孝順」,所以丈夫從孩童時期就一直被這樣洗腦。

事實上,野田夫妻搬回老家一年前,丈夫就已經先回老家和獨居的婆婆住,與住在出租公寓的野田太太和小孩一直處於分居狀態。

「或許這是長子的典型吧。我先生一直照著父母指示的方向走,比起建立自己的家庭,老家才是第一順位,和父母同住好像才是他人生的目的。」

丈夫的規範意識太強烈固然讓人苦惱,另一方面,對於媽媽和婆婆截然不同的態度,野田太太也相當困擾。

野田太太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哥哥住得很遠,弟弟一家人則住在娘家附近,而媽媽已經快八十歲了,一直是一個人生活。因為媽媽以前和長媳處得不愉快,所以說過:「就算我老了、你們都有了家庭,我也不要和你們住。我才不要去麻煩你們和媳婦,不然媳婦未免太可憐了。」

這樣的話她對孩子們說過很多遍,爸爸過世後,她也就真的獨立地自己過活。

野田太太說道:「讓我覺得心情沉重的,或許是她們對長子和長媳角色的看法差異太大,畢竟我媽媽和婆婆在這方面的價值觀有一百八十度的不同。讓我不禁想問,『為什麼我家會是這樣?』、『為什麼婆婆不能更珍惜這個新建立的家庭呢?』」

《延伸閱讀:長照沒手足怎麼辦? 汪建民憶照顧失智母時光》

《延伸閱讀:母親中風、癌末 吳若權如何面對手足缺席照顧?》

《延伸閱讀:長照致手足失和? 從吵架過程發現資源堪慮》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4.00
無照肇事後的強制險理賠 小心業者不說的問題 新光人壽「創新設計」與「顧客滿意」 獲金炬獎四項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