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ew觀點】
升息預期下,保戶資金蠢蠢欲動。保發中心最新統計,壽險業人壽保單給付今年前9月共有9,651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比去年同期更增加681億元,據了解,多出的大部分是滿期金,有些則是保戶覺得「投報率夠了」而提早解約,部分壽險業者擔心升息預期下,可能有更多保戶提早出場,造成公司資金調度的難度。(新聞出處:中時電子報)
美國總統大選落幕,川普意外當選造成金融市場一陣動盪,再次說明市場的難以預測。另一方面,Fed將於12月再次升息已形成市場共識,帶動美元走強、美債殖利率彈升。看似永無止盡的低利率行情終於到了反轉之日,長期苦於低利環境的壽險業似乎終於等到改善的契機,也帶動近期壽險股股價大漲1~2成的表現。
然而,Fed重新啟動升息,是否真的意味壽險業的好日子要來了?在升息環境下,筆者認為有三項值得壽險業關注的風險:
☛既有債券投資的跌價損失:
雖然壽險業的債券部位多是以『持有到期』會計方式處理,無須(Mark to Market)即時反映市價變化,但是升息所造成的直接衝擊就是壽險業帳上大批的固定收益資產都會處於跌價的狀態。壽險業過往常常透過處分債券來實現資本利得,在升息環境下可能不易發生。
☛低預定利率保單解約風險:
壽險業在利率不斷下探的過程中,大量發行類定存保單,以低預定利率保單來降低公司整體的資金成本。但若市場利率開始明顯上升時,精明的保戶會優先解約自己手上的低預定利率保單轉向其他投資工具,優於市場利率水準的高預定利率保單仍會留著。這使得壽險業降低負債成本的目標沒有達成,更可能因此被迫處分前述已經發生跌價損失的債券。
☛未來新契約保費收入減少:
過往在利率不斷下探的過程中,總是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停售熱賣效應,因為『今天不買,明天就更貴』是促使保戶購買最重的誘因。因為人的消費/投資行為,不只受到當下的絕對價格影響,更受到對該商品價格未來預期的影響。如果在升息循環下,代表保單有可能會越來越便宜。即使保單價格比以往更便宜,保戶可能還是會受到預期未來保單可能更便宜而猶豫不前。
上述所提的風險,主要是在市場利率大幅且長期走揚的狀況下,以Fed現在溫和升息的步調,上述風險發生機率並不高。但金融市場總是充滿不確定性,因此我們在關注未來利率走向時,更應觀察利率變化是否已經開始影響保戶的新契約購買及解約行為,而非單純以『升息=壽險業利多』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