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險明年絕跡 銀行五招留客
金管會點名高利率儲蓄險保單,最快2020年在市場上「絕跡」,儲蓄險銷售最大通路的銀行財富管理部門,迫於即將到來的新情勢,開始著手和上游保險公司重新研商保單設計,並調整保險類別在財管客戶資產配置上的角色。
本報獨家調查土洋銀行財管部門對此議題的回應,有五大重點銀行端已著手準備:一,在傳統壽險保單中,調高保障倍數的設計。二,原有儲蓄型保單拉長持有天期,改變先前以短期取代存款的扭曲。三,將固定提解功能的投資型保單,導為主流商品。四,鼓勵高年齡保單、醫療、失能相關的保障型保險商品。五,訴求保險在家庭保障及遺產規劃的資產配置本色。
保發中心統計,2016年以來,壽險業保費收入年年超過3兆元,2018年底突破3.5兆,這些龐大資金反而埋下壽險業資產結構崩壞的地雷,因此金管會出手嚴格檢視壽險商品結構。銀行主管表示,其實這也是民眾長期以來的購買習慣,儲蓄險一直是銀行通路上最簡便的理財商品。
華銀表示,「保險的本質是保障,理財只是附加」,近期全球市場波動,利變型保單利率不斷調降,主管機關的呼籲也是苦口婆心,相較於過往著重以儲蓄為訴求的利率變動型保單,高保障倍數保險商品著重在身故給付的倍數,身故保障金額在保單初期即優於一般利變型保險商品,領取的身故保險金大於其所繳保費,除了可支應可能發生的稅賦或費用,如有剩餘金額還可留給其指定受益人,更適合作為銀行財富管理的高資產客戶,作為資產傳承的理財工具。
渣打銀財富管理則認為,目前市場上有不錯的具儲蓄險特性及壽險保障的分紅保險商品,這類商品可以同時兼顧到儲蓄與保障的兩種需求。未來一旦儲蓄險的吸引力降低,民眾可能更有機會思考投資型保單。北富銀主管亦認為,固定提解功能的投資型保單,將成為替代儲蓄險的主流商品,尤其是台幣計價及台幣標的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可以搭配高保障的終身壽險,或是附保證機制的投資型保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