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膠圈住瘜肉 扁平病灶也能微創切除
50歲以上民眾若發現腸胃道有瘜肉或腫瘤者,約20%病灶可採內視鏡切除,但如果瘜肉太過扁平,便只能開腹,接受手術。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林錫璋研發水膠內視鏡黏膜切除術,利用「溫感性水膠」,讓過去一定要開大刀的扁平病灶也能微創切除,該水膠技術已完成臨床試驗,明年可望上市。
溫感性水膠 新型聚合物
溫感性水膠是一類新型的聚合物,具生物可分解性,在室溫下為液態,遇人體體溫凝結成膠狀,可以將水膠想像成橡皮圈,要將水膠沿著扁平的病灶周圍塗抹,長得太平坦的瘜肉或腫瘤就可被「圈」住,病灶隆起,內具有良好的組織抬升效果,且維持時間長,方便內視鏡切除,避免傷到病灶附近肌肉層,也降低出血風險。
十大癌症中大腸癌蟬聯首位11年,每年約1萬5千人罹癌,5千7百人死亡。林錫璋表示,隨著人口老化,需要透過內視鏡切除食道、胃及腸道瘜肉的患者會愈來愈多。
研發國產貨 盼降低價格
水膠技術並非林錫璋首創,鄰近國家日本已發展完整技術,但進口價格高得嚇人。林錫璋說,國內只有極少數患者才能使用,為了讓更多患者享受這項技術,他研發國產貨,希望降低價格。
身兼胃腸肝膽科醫師、成大醫學院教授的林錫璋常接觸許多機械醫材,「我們就是使用者,在病床邊發現問題,就想回到實驗室研究解決方案」。他自學理工,「在校園中就好的地方就是有很多人可以問」,他只要遇到不懂就跑去問理工學系教授,就此開啟跨界之路。
醫學+工學 研發新醫材
結合醫學及工學領域,發揮對治療方式的想像力。林錫璋19年前就設計出食道支架原型,陸續又研究、改善許多醫材運用;但這些在校園中的發想,只能以論文形式問世。站在校園展示櫃前,他看著櫃子中那些支架模型、一本又一本的論文,無法成為產品,患者根本用不到。
林錫璋於是想要創業,透過科技部價創計畫,團隊跨界成立「大員生醫公司」。科技部106年修正「科學技術基本法」,修法以後有8家教授帶學生創立的公司,大員生醫是新法上路後,第一家由臨床醫師跨界創業的公司;內視鏡黏膜切除術的水膠技術更是校園移轉公司創新醫材科技中,最具希望進軍市場的產品。
《延伸閱讀:開刀貴在哪? 拋棄式醫材成趨勢的三大理由》
《延伸閱讀:「光子刀」可望治療嚴重心律不整! 取代電燒失敗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