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好險談健康 > 醫療 > 疾病預防

醫療險

長照險

外溢健康

2021/09/10

便祕、憂鬱、焦慮…不只有手腳顫抖,這些非動作障礙也是巴金森前兆

便祕、憂鬱、焦慮…不只有手腳顫抖,這些非動作障礙也是巴金森前兆(圖/shutterstock)
瀏覽數:3133

好險網/新聞編輯中心

便祕、憂鬱、焦慮…不只有手腳顫抖,這些非動作障礙也是巴金森前兆

許多人都知道行動緩慢、手腳顫抖為巴金森病常見的動作障礙症狀,但台大醫院一項臨床研究卻發現,部分巴金森病人在出現動作症狀的前10至20年,已有便祕、憂鬱、焦慮等非動作障礙的症狀,這些病人雖有至腸胃科、身心科就醫,卻找不到病因。

「憂鬱、焦慮是巴金森病症狀表現中的一塊拼圖。」陽大附醫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翁銘說,患者腦部組織退化,除了多巴胺分泌異常,連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分泌也受到影響,以致出現情緒障礙,許多患者更合併便祕困擾。

台灣平均確診年齡60歲

劉翁銘表示,如何提高國人對於巴金森病的認知,了解早期巴金森病的非動作障礙症狀,進而提早確診、提早用藥,這是治療巴金森病的重要課題。  

健保大數據顯示,台灣巴金森病人平均確診年齡為60歲,比起歐美各國平均50歲,年長不少,劉翁銘認為,這與國人對於疾病認知程度不足有關,常以為年紀大了,走路自然變慢,直到失能,生活難以自理才就醫,確診時常已是中晚期,增加治療難度。  

如何於罹病早期確診,給予正確用藥,一直以來為治療巴金森病的重要瓶頸,劉翁銘表示,台大神經研究團隊研究證實,透過非動作障礙症狀,如憂鬱、焦慮、便祕,如能盡早確診,接受治療,就可有效延緩疾病惡化。

 

自我檢測可做手指操

劉翁銘曾收治一名40多歲男性巴金森病人,務農為生,從小開朗樂觀,但家人早在幾年前發現他性格有些不太一樣,常無來由地憂鬱、不開心,甚至出現撲克臉、面具臉。    

直到他自覺單側肢體逐漸僵硬、活動不便時,這才就醫,經核子醫學影像檢查發現,腦部多巴胺細胞退化,確診為第一期巴金森病,規律用藥及回診,幾年下來,仍可下田務農。

劉翁銘說,提醒民眾多注意自身及家人身心變化,定期每月8日練習「巴金森病手指操」,大拇指與食指做開合動作,左右各25下,重複做、愈做愈快,如果會愈做愈慢、開合幅度變小,甚至黏住、打不開等,建議到神經內科接受檢查診斷。

另外,若有手抖、動作慢、走路不平衡、憂鬱等症狀,務必積極就醫,至神經內科或動作障礙科尋求協助。

AI幫助及早發現退化

近年來,AI人工智慧結合健保大數據,讓許多病人得以早期確診,劉翁銘指出,最新AI系統能從巴金森病人手指操影片中,察覺出細微異常動作。病人靈敏度變差、退化狀況,也可作為調整藥物的重要參考。

(聯合報 記者李樹人)
>加入好險網會員,領取專屬免費課程

《延伸閱讀》

五倍券秒變十倍券!各家銀行加碼優惠搶先看 最高回饋總值破萬元

剉咧等!金管會嚴懲無良理專、業務員 明年罰款預算2.91億「再刷新高」

快筆記!資產想多留給某位子女 用這方式操作「免課贈與稅」

9/22開放登記!五倍券加碼8款優惠券一次看 400萬張好食券數位綁定免抽籤

年薪百萬卻連10萬都拿不出!月光族求問「如何理財」 內行曝2款保單:很適合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0
頭暈貧血 小心是大腸癌前兆 資深媒體人劉忠繼血癌病逝 醫曝「三大類症狀」你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