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真的比較健康嗎?
選擇吃素的朋友,有的人是因為宗教信仰,有些人是因為疾病因素,也有許多人把吃素與健康畫上等號,但是,吃素真的能讓身體健康、體質改善嗎?
其實不然,想要吃得健康往往與自己"怎麼吃、怎麼選、怎麼挑"有較密切的關係,並非與一味的不吃肉有直接關聯。
近年來,過度肥胖導致許多人紛紛開始提倡吃素減肥,但卻還是有很多人在實行吃素減肥後體重不降反升。
首先,讓我們先來釐清一些觀念:
☛ 素食=低熱量?!
許多人認為素食就是低熱量,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觀念!許多素食餐廳為了讓素食與葷食的口感較為接近,反而添加了大量的加工及調味,例如素食餐廳的素肉片,這類食品往往都是豆類食品加工而成,想要讓豆類食品口感與肉片接近,就必須加進許多的醬汁與另外加工處理,反而會造成身體的負擔,因此想要吃低熱量的素食,最重要的原則就是選擇少加工的食品,盡量選擇食物的原貌進行烹調,才能吃得健康!
☛ 吃素會蛋白質不足?!
常聽到吃素的人蛋白質攝取量不夠,那是因為素食者的蛋白質來源確實比較少,但是只要吃對食物且攝取足量蛋白質,素食者還是可以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的!
素食中如:扁豆、豆類、堅果、蛋奶…等食物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以攝取。
☛ 吃素反而容易吃進許多過度加工的食物?!
這說法大部分是指由葷食轉為素食者,由於長期的葷食習慣還無法立即改變,因此,大部分葷食者在剛開始吃素時,常常會選擇與肉類口感接近的”加工素食”,例如大量的炸物、加工食品(類肉排),來填補沒吃到肉的空虛感,如此一來,不僅沒有享受到吃素的優點,反而還適得其反,吸收更多的油脂與加工調味料,讓體重越吃越重,身體越吃越糟!

素食到底怎麼選才稱得上健康呢?
想要吃的健康,不外乎就是飲食要均衡,熱量要控制,以下提供幾點給各位做參考:
☛ 食材選擇多樣化
選擇食物應該要兼顧五穀根莖類、蔬菜類、水果類、蛋豆類、油脂類,以增加食物多樣性,身體才能攝取較均衡的營養。
☛ 選擇較新鮮、不精製或少加工的食品
正如許多廣告所說:「天然欸尚好!」吃新鮮且原味的食物不僅可以嚐到食物本身的味道,還可以避免許多因為重口味飲食而造成的疾病。過度的調味以及加工已經是現代人飲食環節中無法避免的一件事情,但是僅僅少量或減少攝取還是做得到的。
☛ 適量補充礦物質
素食者最容易遇到的大問題就是維生素、鈣、鐵等營養素的攝取不足,尤其鈣的缺乏是一項不可忽略的重要議題,鈣不僅是形成骨骼、牙齒,也是肌肉收縮所必須的營養素。因為纖維、植酸和草酸會降低鈣的吸收,因此素食者需特別注意(尤其全素者),如感到不足的話記得需適當的補充。
☛ 少油、少鹽、少糖才是飲食三大原則
不管您是葷食者或是素食者,這三大原則都是不可忽略的,減少油炸,以清蒸、水煮的方式取代是維持健康的基本原則,少吃罐頭類等高鹽分食物,少吃炸類的主菜,少吃糖含量高的點心。只要維持這幾點原則,不論葷食或素食者都能吃出健康。
吃素有許多好處,但是吃素不代表比較健康,也不能與其劃上等號,或許再一昧強調吃素之餘,更重要的是要如何吃才能吃對、吃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