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回頭來看,這並不是一個非常完善的決定,」提到來美國留學,Phoebe說當初自己因為不想考聯考,加上從小就夢想要進美國大學,因此當母親問她想不想去美國時,她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下來。這十幾年來,她努力在每個階段生存,幸運地,她的努力也有了回報。現在的她,不僅早已完成小時候的夢想,甚至還取得牙醫執照,並在美國執業定居。
在外人看來,Phoebe實現的是他人夢寐以求的「美國夢」,然而對她而言,無法在成長過程中擁有更多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卻永遠是個遺憾。
虎媽的美國夢
Phoebe與美國的淵源,要從媽媽的「美國夢」開始談起。她說母親大學主修英語系,從年輕時就對前往美國念書懷抱著夢想,之後她與丈夫一起在美國攻讀研究所及博士學位,並在那裡生下Phoebe。她提到母親雖然平日捨不得花錢,但從小卻都會趁著暑假砸錢買機票,帶她跟哥哥去美國短期居住,為的就是讓兩個孩子可以從小就在全美語的環境下學習。
她還記得國小時有一天,父母問她:「想不想去美國念書?」,當時她想抓住機會,因此告訴父母想試試看。母親知道她的想法後,便開始認真規劃她的求學路。「不論是對我或是我的父母,我覺得都是很大膽的選擇。」她說當初決定時,並未想過將來要在美國工作定居,對她而言,所謂的美國夢只是單純希望有機會在美國念大學。
過去來美國唸書的學生,尋求的是一個改變的機會,但Phoebe觀察到隨著時間的轉移,不同世代對於美國夢的意涵已有所改變。她提到在父母的年代,去美國留學不僅要念書,還要身兼多份工作才有辦法養活自己,「他們努力尋求的是安定的生活,買房定居就是他們的目標。」
相反地現在許多來美國留學的學生,則有較高比例出生於優渥的家庭,父母在他們還小的時候就把他們帶到美國接受教育,這些環境優渥的小留學生對於美國夢的定義並不盡然是為了買房定居,而是希望能夠得到在原生國家所無法獲得的工作、求學、生活、或是玩樂資歷。
回想小時候,Phoebe說自己的家教是所有同學當中最嚴格的,當時她放學後只能馬上回家。五年級確定要去美國念書以後,每天更要準備各種英文功課,從讀英語雜誌、報紙、到看影集練聽力,只要想得到的英語訓練她都要做。她也曾對母親的教育方式有過抱怨,不明白為何其他同年齡的同學放學後可以出去玩,她卻還要接受密集的英語訓練,直到去了美國以後,她才體會到母親當初的苦心。
「當我讀著美國課本,發現上頭的單字我都認得時,我才知道她的訓練是有價值的,所以我很感謝她。」她表示正是因為母親,才讓她能夠去了美國以後就快速適應語言環境。但她也認為,虎媽的教育方式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小孩。
台美教育大不同
Phoebe念完美國中學後,因為父母希望至少在大學前可以與多女兒相處,因此她回來台灣讀完國際學校後才去UCLA。對於美國與台灣大學教育的不同,她表示在美國並不是人人都會念大學,根據美國官方最新統計資料,只有百分之三十四的高中生畢業以後會繼續念四年制大學,其他有些因為經濟因素無法繼續升學,有些則是選擇先投入職場再回來唸書。而在台灣,高中生畢了業以後卻幾乎都會繼續升學。
此外,不同於台灣在升學上以大考分數作為評斷主要標準,在美國想要申請理想科系,背後要付出的可能是整個高中時期的努力。「比起成績,老師更想看的是你這個人的獨特性,」她提到在美國升學主要競爭壓力來自於個人履歷的經營,高中生必須參與各種課外活動,在履歷上展現個人特質,才能得到主考官的青睞,也因此美國高中生的生活經常過得十分忙碌。
Phoebe提到大三申請學士後醫時,她除了要準備考試,還要從事各種課外活動為牙醫申請做準備。因為在申請學校時除了成績以外,教授還想知道「為什麼你適合他們的學校及科系」。為了確定自己的志向,她去了醫院當志工,也曾去過牙科診所實習及去實驗室做研究。因為這些經歷,她才確定將來想從事牙醫工作,最後她也申請上了紐約大學的牙醫系。
「美國教育沒有一套SOP告訴你特定時間點要做什麼,或是只要循著一定的流程最後就會達到目標。」她說美國教育很鼓勵學生多元嘗試,大學就像是一個摸索自我的平台,即使學生在過程中犯了錯,或是發現到頭來並不喜歡都沒關係,然而台灣教育卻很強調學生按部就班地學習。
Phoebe觀察到比起台灣,美國教育系統來得有彈性,學生在轉換跑道上比較容易。她舉例,身旁有位朋友大學畢業後工作了幾年,之後又想回來念牙醫系,在申請時教授卻未因為他的經歷及年齡而拒絕他,「他們不會把轉換跑道視為是一種失敗,而是改變,你只要能夠解釋你的經歷,教授都會接受」她說。
從虎媽變成知心好友
Phoebe說自從去了美國,她明顯感受到母親態度上的轉變。她發現媽媽不再像以前那樣扮演虎媽的角色,時時緊盯她的表現及成績,反而變得更像是朋友。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她大學期中考試考差了,當時她一路從教室哭著走回宿舍,並打電話給母親。然而電話打通了以後,她卻沒有得到預期中的責難。
「我原本以為她聽到我考不好時會說:『你就是因為沒有準備好才考差』,沒想到她卻只是安慰我,說相信我可以做得到。」那時她才意識到,母親對待她的方式已經跟小時候不一樣了,而母親的支持也讓她很感動。
她說許多父母以高壓的方式教育小孩,想幫助小孩達成目標,但最後卻反倒造成親子間關係的疏離,她認為最主要的關鍵在於父母沒有「放手的勇氣」。她說自從她到美國唸書以後,母親就對她全然的放手,只在心靈上給予她支持。
工作結婚以後,她對母親當時候的心情有了更深的體會,了解到其實母親放手讓她來美國念書並不容易,「她現在常跟我抱怨,要是沒讓我來美國念書,就不會嫁那麼遠。」聽到這一席話,她才發現雖然母親很早就讓她獨立,但心裡卻是捨不得的。
求學動力來自家人
回顧過去一路的求學歷程,她認為動力來源正是家人,「畢竟犧牲了這麼多跟家人的時間跟金錢,只能在每個階段盡全力,想辦法在這裡生存下來。」她說自己最遺憾的就是無法在成長過程中陪伴在父母身邊,「因為來美國念書,我放棄了很多可以跟家人相處的時光。」雖然她達成了小時候想念美國大學的目標,並幸運地留在美國工作,但她說那段流失的時間卻無法回來。
對於現在許多台灣父母想把孩子送出國讀書,是否有什麼建議?Phoebe建議如果父母有意讓孩子出國,可以先透過短期遊學讓孩子體驗國外的校園及文化環境,再來決定是否適合出國念書。此外她說因為美國的升學系統與台灣不同,如果想以美國大學為目標,建議應該至少高中之前就與美國的教育系統接軌,否則會很辛苦。
至於小孩是否適合從小就出國接受海外教育,她表示每個人的時間點都不一樣,把小孩送到出國也可能要面臨家庭分離的狀況,她承認過程中一定會有犧牲跟放棄的地方,「你沒辦法事先預見孩子是不是能適應不同的文化,是不是能夠正向成長,」她認為,這之間並沒有一套簡單的模式可以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