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佳妘
一名19歲的大學生在臉書社團「存錢公社」表示,目前住在家裡的她,家人一天會給200元的零用錢,因此在吃住方面不用多費心,且在念書之餘,找到一份兼差的工作,一個月下來可存下1萬多元,因此想詢問「有更好存錢的方式嗎?」引起多數網友們大讚「好棒」,這麼年輕就擁有存錢的觀念,其實越早開始理財、複利效果也更為驚人。
事實上,適合學生儲蓄的方法主要有3種,簡單守住辛苦的打工錢。首先是利息低但保本的「零存整付」,過來人分享親身經歷,大學打工每月約賺1.5萬元,直接開6年,每月固定銀行扣款5,000元,「畢業後2年約到我就去銀行提款,直接拿回36萬+微薄的幾千元利息」,現在零存整付更方便,最低存1,000元即可,時間至少1年,建議先評估自己能力再看要放多少錢、多少年,也有其他人附和「我的結婚錢、買機車錢都是這樣存出來的」。
第二招是「儲蓄險」,網友認為有鎖利、強迫儲蓄、到期能部分解約(其餘繼續複利滾存)、節稅、財富傳承等5大優勢,因此值得當作一種存錢工具,但要注意的是簽約後不可加碼本金,年期未到不一定回本,因此另有其他人建議,「看工作本身的時間長短」,也就是打工是長期的話,可以直接選擇6年期儲蓄險。
第三招則是「定期定額存股」,網友舉例,她兒子打工的錢分成兩份,一份用來買自己的東西,一份存起來到一定金額的時候,定期定額買股票投資,至於投資標的,金融股、0050、0056備受許多人青睞;不過,也有人好奇到底存股好,還是儲蓄險好,就有網友分析,「接受有風險建議可以存股,接受沒風險可以考慮儲蓄險」。
除了善用理財工具存錢之外,也有不少網友認為先把基本保障做好,「如果你本身沒有醫療、意外、長照、殘扶這類的保險,可以從中規劃20-30%來購買」,也就是一個月花2,000至3,000元做保單規劃,引起其他網友附和,「很中肯!學生能存的錢有限,但趁年輕身體健康幫自己買基本的保障很重要」。
不少年輕人覺得父母已幫忙投保,認為「有保」就好,等到意外事故後才驚覺保障不足,應趁年輕做好個人保單規劃,把錢花在刀口上,建議以保障型商品為主,規劃醫療險、意外險、壽險等相關保障,等到未來隨著年齡、責任需求改變後,再來調整補其不足的保障。
《延伸閱讀》
《「銷售天后」陳玉婷靠3招創造千萬業績 得獎轉介最有效》
《美元保單熱到發燙!去年前10月保費衝2位數成長 這3家賣最好》
《日盛金公開嫌富邦估價太低 首宗金金併面臨破局》
《600萬贈同性配偶 一個地方沒算好免稅不成反被追稅》
《厲害!頂尖壽險業務員靠一件事 全年業績破表了》
《要業績快學起來!愈優秀的保險業務員 愈會做這3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