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曉曦
在物價齊漲、薪資卻沒漲的年代,不少人透過理財工具累積財富。近來一名月薪4.3萬元的新鮮人,發現自己沒存到錢,並列舉儲蓄險、定期定額買股、基金等資產配置尋求大家意見,目標是想要買到一間小坪數的房子,掀起網友對儲蓄險的熱烈討論,更重要的是趁年輕培養專業技能,墊高薪水才是王道。
今年23歲的網友在「Dcard」的理財板發文表示,剛出社會一年的她,發現自己沒有存到什麼錢,儘管有嘗試學習投資股票,卻難以承受高風險,決定重新盤點自己的財務狀況與理財規劃。
這名網友指出,月薪4.3萬元的她,扣除勞健保、孝親費後約剩3.6萬元,但已有存一筆10萬元的緊急預備金,目前每月的理財規劃,包括生活費加上保險(每月支出1.3萬元)、定期定額0050/0056(每月支出1萬元)、儲蓄險加上為配息基金(每月支出7,000元),至於學貸每月則要還4,300元(要繳6年)。
這名網友認為,上述皆為穩健型理財,便詢問這樣的資產配置是否恰當,或是有更好的規劃方式,目標是在台北生活的她,「希望未來可以靠自己買間小坪數房子自住or租人」。
不少人認為儲蓄險已趕不上通膨的速度,且無法隨時動用資金,提前解約會有拿不回本金的風險,但也有網友覺得「儲蓄險有預定利率,也就是會將利率鎖住」,如是10年前買的保單,現在每年可領4%左右,並不會隨著市場變動而有所改變,萬一遇到經濟不景氣時,「至少儲蓄險的存在還有一筆錢」,不用為錢傷腦筋。
另也有網友分享自己長輩的理財經驗,「年輕時也投資過不少東西,但後來覺認為有賺也有虧,不如專注主業,其他就把大部分資產放在儲蓄險,少賺些也沒差,幾年前買房幾乎都用儲蓄險利息就夠支付房貸了」,引起其他人附和,「美元儲蓄後年到期,要解約就是180萬在那邊等,你覺得有沒有比你每個月拿幾千塊丟股市然後心情起起伏伏好呢?」。
除此之外,更多人認為剛初社會的新鮮人,「本業收入永遠最重要,比起投資股票,倒不如好好投資自己」,透過進修培養專業技能,自然而然薪水也會跟著水漲船高,屆時再善用理財工具,一步步加快資產累積的速度,至於每個人的投資理財方式不同,承受風險的能力也不同,並沒有所謂的對與錯,「只有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即時新聞資訊不漏接》》》快來追蹤好險網 Telegram 頻道
《延伸閱讀》
《18萬人注意!找工作、上班滿月通通有錢領 1~10萬補助懶人包一次看》
《比各行業平均多2倍!金融保險業月薪破12萬 穩坐「高薪行業」冠軍》
《打多份工快筆記!勞保、勞退這樣做 2筆退休金「加倍」領》
《保險局怒了!將保戶利益當自家收益 壽險公司遭令清查:該給的一毛都不能少》
《加碼32萬人!勞工生活補貼開放申請 3大QA快領1萬紓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