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保單之亂已延燒成保險業者與政府間關係緊張,金管會9日澄清根本未安排當日要與保險業者開會,並痛斥仍在放話的保險業者「誠信最重要」,這次依契約理賠雖可能損失重大,但換回保戶信任,還有翻身機會,若要「博歹筊」賭輸了不認帳,損失的將是保險業的信譽及60年來的市場。
保險局局長施瓊華一連怒斥產險業者「五個沒有」,
一是沒有人叫產險公司拿掉依單據理賠的定型化契約精神,改採定額保險金,
二是沒有人叫產險公司不查閱投保紀錄,不好好核保,衍生保戶大量重複投保;
三是沒有人叫保險公司在看見Omicron病毒的高傳染力時,不停售或改款保單,依舊隔離、確診都定額給付;
四是居家照護等同住院,沒有人說保險公司不可以設計保單理賠須檢視視訊開立的處方箋,以減少無症狀理賠風險。
五是沒有人說依數位健康證明作為確診依據下,保險公司不可以請保戶授權事後審查,在疫情減緩後再搭配調閱相關資料或實際查核,辦理理賠。
施瓊華說,現階段應是保險公司靜下心來,想辦法如何依契約精神理賠,不是一直放話、找藉口不想賠。施瓊華說保單設計總有誤判風險的時候,就像國際再保公司也會遇上百年難得一見的巨災或首見的承保風險,但這些公司也都會依約理賠,只是隔年保費大幅提升,但只要誠信,公司就有機會再翻身。
產險業者丟出保單費率是依過去三到五年經驗值計算費率,且風險加成最多40%,現在防疫政策由清零轉為共存,產險業者承擔的風險已超出應承擔社會責任的10倍以上,「逼死所有業者」。
施瓊華表示,保單風險是滾動式檢討,來不及滾動,就停售、改版,再來不及就只能依約理賠,下次重新來過,但只要承保,就不能毀約,現在政府所有解釋及防疫措施絕對有所依據且合法。
由於仍有產險公司對接受數位健康證明有意見,造成其他公司觀望,因此保險局取消原訂會議,給時間讓產險業者自己去形成共識,施瓊華說,以免又說金管會「強壓業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