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觀點 > 時事 > 新聞推薦
2018/06/28

狂催美元保單免受匯兌風險 壽險爭取外幣保單大鬆綁

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
瀏覽數:4841
責任準備金擬提高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日前透露,將放寬壽險業銷售外幣傳統型保單上限,即自現行最多只能賣到責任準備金的25%,再往上拉高。壽險公會已提案,建議金管會保險局一口氣「提高20個百分點」,即自責準金的25%放寬到45%,做大幅度鬆綁。但壽險業者也表示,保險局不太可能照案通過,一般認為也許可爭取提高到35%或40%。
 
台灣壽險業雖銷售外幣保單多年,但金管會對外幣傳統型保單銷售上限,加上一個緊箍咒,即各公司能賣多少外幣傳統保單,以該公司責任準備金的25%為上限。
此舉對本國大型壽險公司有利,因為大公司的責準金都有兆元規模,外幣保單怎麼賣都不會到頂。但外商壽險公司卻因為責任準備金規模太小,很容易就接近滿水位。過去兩年已有友邦及保誠人壽,因為額度用磬,必須向保險局申請放寬額度,且獲准後,才能重新開賣外幣傳統保單。
 
近兩年央行放手,新台幣匯率波動變大,壽險業海外投資匯損驚人。但不管用哪種金融工具避險,對壽險業者來說,都耗費極大成本,唯有多賣外幣保單,尤其是美元保單,壽險業才能免於匯損侵蝕。顧立雄表示,外幣保單的匯率風險由保戶自己承擔,不會計入保險公司的匯兌損失。也就是說,壽險公司先賣美元保單,再拿美元保費去海外投資,在匯率風險上,有可能「全身而退」。
 
金管會在今年4月已發布,未來壽險業「投資海外市場及國際板債券資金加總 (不加計外幣保單)」達可運用資金的65%,是金管會能容忍的風險上限。也就是說,壽險業未來投資海外各式股債工具和買國際板債券,最多只能用到各公司可運用資金的65%,但外幣傳統保單這一塊因為未計入65%,在金管會拉高責準金上限後,各家公司即可加足力道狂催美元保單了。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0
140萬元滿期金沒人領 台壽拜谷歌大神找到保戶 新光人壽「創新設計」與「顧客滿意」 獲金炬獎四項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