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開口、閉口都在談的「CP值」,也可以套用在「買保險」這件事情上,但你的CP參考指標是什麼?
當年以500元白手起家,在高雄成功翻身,並擁有一晚要價36萬元、全台最大坪數總統套房的高雄晶英國際行館負責人邵永添,先前在面對媒體採訪時有感而發地說:「高雄飯店削價競爭,但房價低、利潤少,能給員工薪水更少,大家都在講CP值,CP值就是年輕人低薪的來源!」
如果「CP值是年輕人的低薪來源」,投保只以CP值當做唯一標準,恐怕受害也不比「造成年輕人低薪」來的輕。
看到這裡,也許保戶也有滿滿的牢騷:「保單CP值是最容易進行比較的標的,如果不比CP值,那要比較什麼呢?」以下,就有幾個除了CP值以外,更值得參考的指標:
保險公司的長久經營
保險商品不同於其他金融商品,保戶從投保到實際發生理賠事故,可能歷經十幾或數十年,但若保險公司無法長久經營,保戶一旦發生事故,很可能過去所繳保費,全都丟到水裡去。
至於保險公司的經營是否長久,可以參考各保險公司所公佈的RBC(資本適足率)數字,但也可以參考各公司的各項財務指標,特別是「負債佔資產比率(越低越好,且最後逐年遞減)」,更還要參考「新契約及總保費的收入或佔有率(高,且逐年提高)」、「保單繼續率(維持高檔)」及「投資報酬率(越高越好)」…等數字,才能進行綜合性的評量。
保費相同 保障範圍可能不一樣
此情形最容易發生在種類繁多的各類健康險保單中。例如以「同一次住院」定義為例,有些保單是標註較為嚴格的「出院後14天內,不得再次住院」,有的則是較為寬鬆的「出院後14天內,不得再住同一家醫院」。
再以「住院或門診手術給付」來說,同樣的手術,在不同保險公司的保單理賠基準也不一樣;就像重大疾病險都有所謂的「等待期」,有的是90天,有的只限60天。
對此,保戶在比較保費高低之際,千萬別忘記仔細比對不同保單的保單條款內容,也要特別注意各項理賠項目的定義,以及除外不保事項。
保險公司的理賠速度及服務品質
對保戶來說,不幸發生事故,要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但若遇到保險公司的刁難或不理賠,那股心裡的怨氣,可是會讓人火冒三丈。
關於這部分的指標,建議可以參考各保險公司的「理賠訴訟件數與申請理賠件數的比率。當然,這數字是「越低越好」,代表申請理賠的案件中,會發生理賠訴訟的件數不多。
優質的壽險顧問
建議可以參考各保險公司的「保單繼續率」,特別是「25個月」的指標。當然,保單繼續率不完全等於業務員的品質,但只要保戶覺得買到對的商品、選了好的公司,也認同壽險顧問的專業,且願意繼續繳交保費,保單繼續率就不會太差。
《延伸閱讀:我在保經代、銀行買保險 跟保險員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