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觀點 > 時事 > 新聞推薦
2019/06/14

長照讓手足成風險? 少子世代將面臨3種狀況

前資深媒體人 朱國鳳
瀏覽數:6792

【朱國鳳專欄】手足情深,為何拖累人生?這三種狀況,手足容易從「靠山」變成「風險」(上)

手足爭產風險,自古有之,為何近年來,從日本到臺灣,都開始意識到所謂的「手足風險」?都認為應該要正式面對風險,並且積極建立所謂的「新手足關係」?我認為現在的中年手足們,應該要用兩種身分去思考所謂的「手足風險」,第一種身分是為人父母,第二種身分是為人手足。


我在Line群組收到一則影片連結,是全國電子拍攝的《手足情:長不大的弟弟》,很多人看了影片後紛紛留言:「有洋蔥」、「很感人」、「手足就是靠山」。

同一天,我也是在Line群組讀到一則演講訊息:「手足情深,不拖累人生:《手足風險》如何找回親情與現實的平衡點?」原來是日本的新書在台上市,出版社舉辦了一場新書演講。

怎麼家電廠商的影片中,讓網友感覺手足像是「靠山」;日本新書作者的眼中,卻變成了「風險」?我抱著一肚子的好奇,去聽了這場演講。

這一天,台北陽明山上已經進行交通管制,因為連低海拔的陽明山都快要下雪了。主辦單位原本還擔心天寒地凍、車馬冷落,沒想到會場坐了大約八成滿,而且大多上了年紀。

顯然這些人應該都在擔心,自己的手足不僅不是「資產」、還可能是「負債」。(被認為是「負債」或「風險」的手足,應該也不會來吧)

多子化世代,才會有手足風險

主辦單位邀請了兩位講者,一位是知名媒體人蔡詩萍,一位是諮商心理師周慕姿。有趣的是,這兩位講者正好代表了兩個世代,蔡詩萍有三個弟弟妹妹,是多子化世代的縮影;周慕姿是獨生女,是少子化、獨子化世代的代表。

這兩種世代相較,有幸也有不幸。多子化世代不幸的是,可能會面臨這本新書所謂的「手足風險」。

少子化、獨子化世代幸運的是,因為沒有手足,不用擔心「手足風險」。但不幸的是,也因為沒有手足,未來勢必要獨立扛起父母的長照重擔,以及自己未來的長照重擔。

我想,未來等少子化、獨子化世代進入中高齡後,類似「手足風險」的書籍,肯定會賣不動,因為沒有手足,當然也就沒有手足風險了。但是目前的多子化世代,確實正面臨著逐漸逼近眼前的「手足風險」。

講者蔡詩萍就準備送一本給仍然單身的大弟,他用半開玩笑的語氣說,「希望他未來不要變成我的『負債』」。

演講結束後,我開始深思這個議題。本是同根生的手足,是甚麼時候開始變成風險?或是說,是甚麼時候讓手足間開始有風險意識?

我認為是以下三種狀況,最容易讓手足之間,開始產生了風險意識,那就是:1. 要長照父母時;2. 要分遺產時;3. 要長照手足時。

手足風險,不能全靠長照福利解套

就像是全國電子《手足情:長不大的弟弟》影片中的台詞:「時間,有一天把我們變成了大人,但是有沒有把我們變成更好的家人,互相了解、互相照顧、無話不談?沒有。長大之後,我們只會更沒有交集,我們會變得很有禮貌,連打攪對方都會不太好意思…...」。

確實很多手足離開原生家庭後,互動頻率減少,如果沒有太多的權益糾葛,大家就會繼續客客氣氣下去。

但是當有權益糾葛時,特別是面臨遺產分配時,客氣瞬間變怒氣,遺產爭奪戰的參與者,往往會讓外界誤以為是陌生人,而不是曾經相濡以沫的家人。

家庭如此、國家更是如此。這也是為何歷史上的戰爭,內戰的殺伐總是比外侮還要慘烈。小時候,只有手足才會與你爭搶父母的愛;長大後,也是只有手足才會與你爭搶父母的財產。

但是手足爭產風險,自古有之,為何近年來,從日本到臺灣,都開始意識到所謂的「手足風險」?都認為應該要正式面對風險,並且積極建立所謂的「新手足關係」?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前述的第一種狀況與第三種狀況,讓當前已經成年、尤其是進入中年的手足們特別有感。因為高齡化社會的眾手足們,開始感受到父母的長照壓力、自己未來的長照壓力,甚至是可能要長照手足的壓力。

講者們都認為,手足風險不是「茶壺裡的風暴」,國家力量應該要進來,要能提供一個可負擔得起的長照制度。雖然長照福利政策已經從 1.0版演進到 2.0版,但是講者認為,目前的長照福利,只是「要一塊,給兩毛」。

臺灣從「高齡化社會」、進入「高齡社會」,並且快步奔向「超高齡社會」,目前的高齡趨勢,只是剛拉開了序幕。

當大賣場的成人紙尿布銷售額,已經正式超過嬰兒尿布時,我認為要期待長照福利從「要一塊,給兩毛」,變成「要一塊,給五毛」,或是「要一塊,給一塊」,這種期待恐怕是太過樂觀。

因為臺灣有一個「老」在前面的日本經驗告訴我們,不管是「稅收制」、或是「保險制」,老人國度勢必面臨長照福利政策永續與否的嚴苛挑戰。

也就是說,長照福利就算是再進化到5.0、甚至是10.0,都不能作為長照壓力、或是手足風險的唯一對策。

但是這本書、或是這場演講,至少發揮提醒的功能,提醒社會大眾提早正視「手足風險」。

我認為現在的中年手足們,應該要用兩種身分去思考所謂的「手足風險」,第一種身分是為人父母,第二種身分是為人手足。

小心你的偏心,正醞釀下一代的手足風險

如果你是兩個以上小孩的父母,最好早點意識到,小孩長大後的「手足風險」,源頭可能就是來自於你。

《紅樓夢》裡有一個關於父母偏心的橋段。賈母有兩個兒子:賈政與賈赦,中秋夜,家族團聚賞月,賈赦講了一個笑話。

「一家子一個兒子最孝順,偏生母親病了,各處求醫不得,便請了一個針炙的婆子來。這婆子原不知道脈理,只說是心火,一針就好了。這兒子慌了,便問:『心見鐵就死,如何針得?』婆子道:『不用針心,只針肋條就是了。』兒子道:『肋條離心遠著呢,怎麼就好了呢?』婆子道:『不妨事。你不知天下作父母的,偏心的多著呢!』」

賈赦有意無意用這則笑話,暗示母親偏心,比較疼愛哥哥。父母的偏愛,多少都會對手足關係造成陰影。陰影不會自動消失,當要照顧年邁雙親時、或是繼承分產時,那些早年心中的陰影,手足間的矛盾,就會浮上檯面。

《紅樓夢》裡的賈政個性正直勤勉,賈赦一門心思,都在想著納妾、或是強取民產,換做我是賈母,也會偏愛哥哥多一些。但是賈母有把賈赦講的笑話聽進去,分產時,運用智慧,考量細膩,讓各房都心服感激。

而且不只是分產時,要注意是否會釀成未來的手足矛盾、手足風險,建議父母也要提早認知,「那些你認為是光耀門楣的兒女,可能會離家十萬里;那些你認為不成材的兒女,反而可能會隨侍在側、陪你到老」。

日片《東京家族》就有類似的情節描述,老父母從鄉下到東京探視三個小孩。從小就很優秀,擔任診所院長的長子,與從小最受疼愛的長女,都忙到無暇陪伴老父母。

反而是被認為最不成材的小兒子,抽空陪著兩老來個東京一日遊。當老媽媽猝死後,也是只有小兒子陪著傷透心的老爸爸,把母親骨灰送回家鄉。

如果你正擔心自己這一代的「手足風險」,是不是也要回頭省視,自己是不是正在醞釀下一代的「手足風險」。

《延伸閱讀:孝順難嗎? 照顧年邁父母者給下一代的建言》

《延伸閱讀:長照致手足失和? 從吵架過程發現資源堪慮》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4.00
無照肇事後的強制險理賠 小心業者不說的問題 新光人壽「創新設計」與「顧客滿意」 獲金炬獎四項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