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單健檢 鎖定六大重點
錠嵂保經指出,保單健診也稱保單健檢,可看成是風險規劃的健康檢查。除了每年都要注意一年期的保單效力,全盤性的保單健診,理想頻率大約是三至五年一次。
定期保單健診,不一定都是增加預算,有時反而是藉這機會,檢視保單效力是否都還正常、有沒有資料未更新等問題。錠嵂保經提醒,常見保單健診缺失如下:
一、資料未變更,保單失效不自知。
不少人職業異動,卻未通知保險公司,也有人搬家或換手機,地址、電話等資料未更新,收不到任何通知,這些狀況都可能使保單出問題,理賠出現糾紛。
二、沒意識到年紀增加,面對的風險不同。
不同年紀會面臨不同的風險,少年時,意外險、醫療險以及和疾病相關的保險是必須的;壯年時,壽險和失能險不能缺少;邁向老年時,則要提早做好全盤規劃,補強疾病與失能的保障。
三、經濟能力改變、身分改變、責任改變,保單卻沒變。
風險規劃人人能做,不同經濟能力有不同做法。年輕時,通常會以較陽春或低額度的方式來建立保障。有了配偶或小孩,肩上多了份責任,壽險的額度、失能險的細節,都需要仔細考量。
四、保單不符合需求與醫療趨勢。
以癌症保單為例,以前保單著重療程,那就表示理賠時,有療程是否吻合的問題。但現在癌症治療方式愈來愈多,除了新型藥物外,也有一些新技術,若是投保「一次性」給付的防癌保單,就不怕療程與保單規範不同,且能自由運用保險金。
五、部分保障重複,明顯缺口沒補。
最近不少人看到實支實付型的保單大受歡迎,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把整體保險的預算,一股腦全拿去買實支實付保單。可是這類保單主要是轉嫁住院的重大開銷,萬一發生重病需要長期門診治療的話,恐怕幫不了什麼忙,所以才有重大傷病和癌症保單的出現。
同理,如果只把就醫的花費納入考量,那麼不幸失能時,之後的生活費用又該從哪裡來?這也是不能忽略的缺失。
六、自己也不知道保了什麼保單。
不誇張,生活中還真有許多人是這樣的情況。利用保單健診,可檢視有沒有什麼保單純粹是「人情保」,還可複習手邊保單內容。
《延伸閱讀:別傻傻繳保費、買新保單! 保單健檢看人生三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