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曉曦
一名7年級生後段班的網友在臉書社團「存錢人生」PO文指出,目前扶養2名小孩的她,意識到錢的重要性,因為先前單靠老公月入6萬元的薪水過生活,「錢都是用的剛剛好」,後來在朋友勸說下決定重拾工作,同時也試著投資股票,2個月並無虧損,便好奇大家都是如何跳出自己的生活圈進行理財。
此文一出,立刻引起網友們熱心建議,在投資前應先將緊急預備金準備好,甚至有人認為「資金分配很重要」,分享自己拿到薪水後,用自動轉帳的方式來規劃,除了將緊急預備金存好存滿以外,其他配置到每月固定支出,如食、衣、行、存股投資、保險、長期儲蓄、捐贈等項目。
另有一名過來人中肯分析,投資就是用「多餘的錢」去做,就算少了這筆錢,也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更何況如有3至6個月的預備金,還可以選擇4種方式理財,包括定存、儲蓄險、基金、股票等,但最大的問題在於「但最大的問題應該是需要增加收入,因為開源比節流來的還要快」。
除此之外,另位7年8班的已婚網友,目前有車有房,但今年因車禍事故,「半年不能工作只能花存款」,沒什麼特別投資,只靠薪水收入,真的要有存款才能應付突發狀況,直呼「開刀就花了20萬」,引起其他人建議要做好醫療保障規劃,才不會因生病破財,但這名網友也說,有保險但負擔更多而已。
整體來看,在人生各個階段,所需的保障也不盡相同,因此應定期檢視自身的保單,才能真正把錢花在刀口上,對於職場新鮮人來說,常常一味存錢,卻忽略了風險的重要性,其實應備妥意外險、實支實付醫療險、定期壽險等基本保障,待日後預算足夠、身分轉變時,再來重新調整保單,將保障額度拉高或補足風險缺口。
至於青壯年族群,這時可能上有父母、下有小孩,責任也跟著變重,除了基本的醫療險、壽險、意外險之外,在經濟許可下應趁早規畫失扶險、意外險或重大傷病險,可依自身需求來規劃;最後在銀髮族部分,應重新檢視自己的長照險、醫療險的保障是否足夠,一旦被疾病找上門,龐大的醫療開銷可能會侵蝕退休老本。
《延伸閱讀》
《疫情升溫!雙北高中以下明天起全面停課 防疫照顧假攻略一次看》
《2天近400例確診!5步驟教你挑好「防疫保單」 各家理賠金額比一比》
《10萬「All in」美元!網跪求理財撇步 過來人用1招入手2保單放大財富》
《7年燒336萬元!3族群這樣買「長照三寶」高CP值 一表秒懂理賠眉角》
《婦不識字罹癌後驚覺保單拒賠 一個動作討260萬理賠金「有理變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