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瑞瑾
不少人會誤以為失智症是高齡者才會得到的疾病,但國健署特此闢謠「不一定!」國健署指出,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不是每位老人都會罹患失智症,且青壯年因頭部受傷或遺傳,也可能造成失智。
年輕型(早發性)失智症,是指65歲以下被診斷為失智症的個案,台灣失智症人口約30萬人當中,就有超過1.4萬人是早發性失智症。且文獻研究指出,30-64歲失智症人口盛行率為千分之一。
國健署表示,短期記憶障礙是典型的失智症早期常見症狀之一,記不清楚最近發生過的事情和自己說過的話,還可能造成大腦不同的認知功能障礙,包含注意力、語言能力、計算能力、時間感、方向感、抽象思考能力、判斷等能力下降,影響日常生活起居,程度從輕度至重度不等。
失智症並不是只有一種病態,所造成的生理狀態、生活型態改變也都不太一樣,照護難度高,且病程長達8~10年,不僅墊高照護成本,也可能會給提供照料的人帶來更大的經濟和精神壓力。若剛好是家中的經濟支柱罹患「早發性失智症」,對家庭衝擊就更嚴重。
面對越來越高的失智風險,最好預先以保單轉嫁負擔,尤其身為收入來源的青壯年族群,更應做好失能照護的保障規劃,以免拖累家人。不少險種會涵蓋到失智症衍生的部分風險,例如長照險、特定傷病險或是失能險等,民眾最好找尋專業業務員討論、規劃,更能選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保單商品。
除此之外,若發現自己或是身邊親友,出現疑似失智症警訊時,應盡快到神經內科或記憶門診接受進一步檢查和診斷,找到引起失智症的原因,對症下藥,改善症狀及延緩失智症的病程。
《延伸閱讀》
《組裝模具壓傷手指...慘到三個月無法工作! 2大保障轉嫁受傷薪資損失》
《金管會要加強弱勢金融服務 力推移工染疫險、保單紓困借款》
《勞退基金單月虧損109億元...將從個人專戶倒扣? 勞保局說話了》
《要辦要快!勞保紓困貸款上路一周 剩餘名額曝光》
《壽險公會改選前哨戰開打 二黑馬浮上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