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專弊案 肇因業績導向
2019年理專十誡上路後,卻仍爆發18件理專弊案,引發財委會朝野立委質疑,甚有公司因理專案被裁罰,仍然列入公平待客前段班,財委會昨(21)日通過臨時提案,要求金管會一個月內將公平待客、公司治理評鑑制度納入理專十誡中,並且在兩個月內研議如何強化各銀行內控措施。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直言,理專弊案的風險根源,就是「過度業績導向」,很多銀行只在乎業績、根本不在乎理專是否遵循法規。
黃天牧說,銀行文化始自於領導者,文化形塑非一朝一夕,但是很重要的一點是,誘因機制、獎懲制度,以及問責這三大項,其中問責的部分,已請銀行局研議納入法律規範的可行性,他說,這三大部分都是要同步去做。
黃天牧說,去年兩家銀行理專弊案,金管會罰了錢、讓高階主管停職、更讓銀行加重資本計提,這對銀行是很沉重的負擔,因此讓銀行對理專管理比過去繃得更緊。
他說,理專十誡是必要條件並非充分條件,最關鍵的是,理專除了挪用客戶款項,還有不當行銷,這些是仰賴各銀行獎懲制度或KPI(績效考核)怎麼訂定,若KPI訂太高是鼓勵理專鋌而走險,這是要通盤上要去處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