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觀點 > 時事 > 熱門話題

產業資訊

業務必讀

2022/05/09

防疫險診斷書 引爆大爭議

(圖/ shutterstock)
瀏覽數:1147

為避免民眾湧入醫院、只為開一張防疫險診斷書而排擠醫療資源,金管會昨(8)日邀集業者開會,規劃以「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書」替代診斷書,並請公會儘速研議理賠受理流程及文件,以利保戶知悉。

圖/經濟日報提供

未料此舉卻引發業者反彈,雖然金管會一一針對業界的質疑予以解釋,但業者揚言即使保險局強推,業者也不見得會配合執行。

據透露,最大關鍵的是,保單條款上寫的是「醫師診斷書」,業界擔心若這道防線失守,未來若相關理賠議題上也被要求比照,或是又有不同名詞出現,未來該如何遵循?

對於金管會理賠條件一再放寬,產險業者提出三大質疑,一、數位健康證明欄位未能完整揭露,包括身分證字號、用藥資訊、檢驗人員;二、日前指揮中心放寬PCR檢測單位從醫院下放到診所,小診所的檢測容易產生疑慮;三、偽造問題。

對於產險業的質疑,金管會官員逐一解釋,強調數位健康證明,與現行醫師診斷書所引用的相關資訊相同,應可以替代診斷書,加上該數位證明的發行機構是衛福部,上方QR Code掃碼的查驗服務,可避免偽造。

根據衛福部提供民眾申請並下載的「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共有12個欄位揭露,姓名、護照碼、出生日、數位證明識別碼、檢疫疾病(如COVID-19)、檢疫類型(PCR)、檢驗日期、報告產出日期與時間、檢驗結果、醫事機構、檢驗國家(台灣)、及數位證明發行機構(衛福部)。

官員說,「身分證字號」問題,金管會已跟衛福部溝通,衛福部允諾會加入;用藥資訊也與診斷證明書無關;檢驗人員也是醫師根據檢驗結果開證明書,換言之,該數位健康證明有沒有檢驗人員,也並非關鍵。

但業者仍認為,醫師開診斷證明書是要負責,檢驗只是過程,健康證明書僅是檢驗報告,檢驗報告不等於醫師診斷書。

二是,下放到診所,業者也擔心有些不肖小診所為了配合病患要申請防疫險的確診理賠金,而胡亂開。金管會官員說,該「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上有一個QR Code,理賠人員可掃碼做核驗。

三是,偽造問題,官員也說,該「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是衛福部官方認證發行,連外國人來台都是依該份證明,背後也都是由醫院填報,一般很難偽造。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0
癌症化放療引發併發症!癌症險該不該賠?法院這樣判! 利變型保險是甚麼?一文掌握投保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