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息可以緩解壽險公司老保單利差損問題!」保險局局長施瓊華表示,近期市場過度解讀升息造成壽險公司淨值減少的現象,反而忽略升息對壽險公司負債面的正面助益,強調升息趨勢下,壽險公司接軌保險負債會計IFRS17的壓力反而減小,且可提升新錢投報率,準備金提存壓力亦下降。
據了解,保險局已發函三家壽險公司要求注意淨值與升息的關係,及確保流動性、財務健全性及清償能力,其中一家即是已公告要二度增資的三商美邦人壽,因為淨值比低於3%與資本適足率(RBC)不到200%,所以7月底要提出財務改善方案,另二家則是自結淨值比不到3%,應想辦法改善,若12月底再低於3%,就要提出具體因應措施。
但施瓊華強調,若是因為升息造成其他損益(OCI)項下債券出現未實現評價減損,但負債面若用IFRS17精神去試算,有正向助益者,可以將相關變動跟保險局說明,會視各公司實際情況採個案監理,淨值比不足的公司還是要積極想辦法改善情況。
對於外界質疑若IFRS17可以展現升息對壽險業負債的正面影響,為何不比照多數國家提早到2023年接軌?施瓊華表示,若不是美國今年因通膨問題大幅升息,在之前低利率環境下,壽險公司都反應「準備來不及」,有三大原因,一是台灣壽險市場國情特殊,早期銷售大量高利率保單,在低利率環境下,有一定金額的利差損,需要時間消化。
二是IFRS17需要建置相對複雜的資訊系統,回頭精算各時期的保單及準備金,也需要時間去建置;三是在地化監理指標,要接軌IFRS17,各國監理機構都會因應在地市場,決定相關流動貼水等,金管會亦會視各國上路的情況,調整相關監理指標,以確保所有公司都能順利接軌。
施瓊華強調,接軌IFRS17沒有想像中恐怖,只是需要時間,因為同一年台灣還要接軌新清償能力指標(ICS),兩者會有一些關聯性,且ICS會更複雜,今年的升息,其實有助壽險公司投資更多高利率債券,減輕利差損及接軌壓力,不要只看單邊暫時性的淨值減少,若之後降息,壽險公司的債券價值又會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