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大股東干政、銀行理專亂賣商品、挪用客戶資金,明年皮都要繃緊了。金管會公告2023年預算案,一舉將罰鍰目標預算從今年2.91億元,拉高到3.13億元,較今年增加2,217萬元或7.5%,顯示金管會整頓金融業亂象、加強監理的決心不變。
若從2018年來的近六年來看,這也是金管會第三度將罰鍰目標拉高到3億元以上,也是罰鍰目標的第三高,僅次於2020年及2021年的3.26億元及3.34億元的罰鍰目標。
金管會2022年全年罰鍰的預算目標是2.91億元,上半年僅開出6,668萬元紅單,目標達成率22.8%,下半年重罰大案增多,恐拉高目標達成率。下半年包括大股東干政等五大案,合計今年至今總罰鍰估已衝破1.5億元。
近年金管會對金融三業(含上市櫃公司)罰鍰金額屢創新高,從2017年僅2.67億元、2018年略降到1.98億元後,2019年爆出數十件理專A錢案後,當年總罰鍰金額就衝破3億元、2020年更達3億2,613萬元,2021年進一步攀升到3億3,482萬元。
2022年上半年反轉直下,驟降到6,668萬元,但下半年重罰大案增多,加上檢查局金檢各產險業銷售防疫保單的缺失、8月又進一步金檢壽險業的利變型保單,這些都可能是未來「潛在」罰單的案源,預估全年目標達成率可望提高到近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