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險理賠風波,有朝風暴發展的態勢。接連兩天,和泰產險與中國信託產險因為不夠賠,前者上調現增股數,後者二度增資的金額也高於先前法說會預估數字。產險業因為防疫險理賠而需增資的金額,上衝至728億元。
這還只是冰山一角,產險界昨日傳出最新消息,原本仰賴國際再保市場分攤防疫險理賠的國內產險公司,因為外商再保公司不想認帳,有意打國際訴訟,連帶使得國內產險業者「剉咧等」,自留損失可能飆高。
中信金控昨(7)日公告,孫公司中信產險董事會決議,先減資48億元、再增資50億元,減資比率80%,股本從60億變62億元,發行價每股10元,全由中信產單一母公司台灣人壽認購。
中信金財務長邱雅玲昨日表示,近期將向金管會保險局遞件,減增資作業預計9月下旬完成,中信產的資本適足率(RBC)與淨值比有望從8月底的負數,9月底時回升至560%與20%,較法令規定的200%與3%下限高出許多。
邱雅玲表示,中信產前八月稅後淨損74億元,8月單月稅後淨損31億元。防疫險理賠部分,前八月已經賠付35億元,加上8月底提列的損失準備39億元,合計自留損失74億元,已扣除占3.4%的再保。
中信產原本承保防疫險約42萬件,目前有效保單約39萬件,邱雅玲表示,這次之所以要先減資、再增資,除了減資才能打掉累積虧損,另外還有一項重要的財務意義。
她解釋,增資款的15%須做為保證金、不能動用,減資時會把15%退還給公司。假設中信產沒有減資48億元,而是直接增資,48億元的15%,也就是7.2億元,將無法自由運用,因為有減資的動作,等於多了筆錢可以做為防疫險的理賠款。
我國新冠確診人數不但沒從疫情指揮中心早先預估的7月會降至萬人以下,還從天天確診2萬多人變成3萬多人,產險公司不夠賠,除了中信產率先二度增資,和泰產前天也決議上調私募股數,從13億股增至26億股。據悉,和泰汽車將跳到第一線直接持股和泰產,增資金額至少200億元。
經濟日報/ 記者 陳怡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