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觀點 > 時事 > 熱門話題

投資型壽險

儲蓄險

2023/03/24

2月保費入不敷出 壽險業再傳流動性危機

(圖/ shutterstock)
瀏覽數:3622

壽險再傳流動性危機,去年全年保單解約金1.25兆元飆上史上新高,今年2月保費又陷入不敷出。

金管會昨(23)日提三大說明滅火,一、2月保費解約量已回到去年6月水準,解約潮已趨緩,二、2月多數公司現金足夠且增加投資,現金流獲緩解,三、2月底壽險業現金和約當現金餘額1兆304億元,脫離去年10月最嚴峻的9,180億元谷底,流動性無虞。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說,2022年7月到12月,連續半年出現保費入不敷出情況,主因是美元短期利率攀升,保戶將保單解約轉到美元定存、或其他投資。

但他指出,就今年前二月來看,情況已經反轉。1月保費轉淨流入309億元,2月雖又淨流出215億元,但2月單月保費給付(含到期給付、解約金等)約1,602億元,回到去年6月水準,顯示解約潮已趨緩。

金管會進一步詢問21家壽險業,很多公司表明2月現金足夠、投資額增加,顯示現金流量、流動性問題都獲得緩解。今年2月底全體壽險業現金和約當現金餘額共1兆304億元、雖年減29%,但較去年10月最嚴峻的9,180億元谷底,已回升了1,124億元,明顯回溫。

壽險公會昨晚緊急發出四大聲明,強調壽險業今年流動性已明顯改善,保單解約大幅改善且保險收入已大於保險給付,今年前二月保險收入3,260億元,已大於保險給付3,166億元,呈淨流入94億。

公會並強調,壽險業有大量現金及投資收益,可支應保險給付;矽谷銀行(SVB)與瑞士信貸無實際損失,且金融資產評價損失不影響客戶權益。

為何去年下半年起,壽險業保費「入不敷出」?市場認為有三大原因,一、美國持續升息、推升美元定存、海外債上探5%高息,遠高於宣告利率近4%的利變壽保單,民眾棄保單、轉定存或海外債。

二、龐大儲蓄險不須再付解約金,自然解約「逐高利而居」,三、新錢流入趨緩,投資型保單因市況差、躉繳美元利變壽宣告利率也低,賣相差、買氣低,新錢自然進不來,使去年全年的保單解約金1.25兆元飆上史上新高。

金管會統計,今年1月單月保費收入1,873億元、2月則降到1,387億元,同期保費給付各是1,565億元和1,602億元,換言之,2月保費淨流出215億元,並非是因保費給付大增,反而是民眾不願將錢再投入保單的「新錢」不來所致。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3.00
男友車禍後仍不願買保險 女友考慮是否分手才不會被拖累?! 利變型保險是甚麼?一文掌握投保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