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管理壽險市場,金管會揮出「組合拳」。除規劃在明 (2020)年針對傳統保單比照投資型保單,加設「壽險門檻 (死亡保障占保單價值)」外;保險局擬一併檢討「佣金平準化可行性、附加費用率揭露改善、責任準備金修正制後保險商品附加費用率揭露」等3大議題。
佣金平準化 破壞現行業務制度
金管會保險局本周四 (13日)上午將就前述3項議題召集業者開會。但壽險公會整合壽險業初步意見後,認為茲事體大,對保險局這3項加強管制統統「反對」;尤其「佣金平準化」,恐招致業務員及銀保、經代通路大反彈,嚴重衝擊各公司現行業務制度,被壽險業者認為,可能是捅馬蜂窩之舉。
銀保佣金制度 勝保險業務人員
保險局雖已規定保險公司發放佣金,須納入「費用適足性檢測」,但未規定,各公司佣金發放須「強制」平準化。目前壽險公司多採「首年高佣金、續期低佣金」做法;例如20年期保單,業務人員首年佣金,可能有保費3到4成,銀保通路因為無組織利益,首年佣金可能高達保費90%。
金管會想降低跳槽虧損 新進業務人員首當其衝
保險局認為為業務員拿了首期高佣金後容易跳槽,若佣金發放平準化,除可降低保險公司首年虧損,業務員有續期佣金可領,除有穩定收入,也能長期服務客戶。但壽險業認為,若「強制」佣金平準化,對業務員和保險公司都不利;首先,業務員在招攬初期,須投入較多人、物力,考量服務與酬勞對稱性,才有「首佣高、後佣低」設計。若佣金強制平準化,除影響現行登錄38萬名業務員,新入行業務員生存將更不易。
首佣金降低 保險業者成本反增加
其次、佣金平準化會影響各公司商品推動策略,且因為初期報酬不夠,將影響招攬動能;尤其「無底薪承攬制業務員」受影響會最大。各公司業務制度 (包括業務員、銀保、經代)也將因此大受衝擊,後續還要修改系統,成本恐跟著增加。
保費不受影響 但他國無佣金平準制
壽險公會指出,佣金是否平準發放,保戶繳的總保費都一樣,不會受到影響。包括英國、香港、澳洲、日本等市場,並無佣金平準化發放規範,建議保險局也無須規範。
金管會欲監理「費差損」 費用率攤在陽光下
有壽險業者認為,官方打的算盤可能是,若佣金平準發放,在保單附加費用率也平準收取的前提下,屆時哪張保單有「費差損 (佣金發放高於費用收取)」主管機關便能一目了然,「方便監理」。但壽險業發單相關費用,首年、續年成本都不同,絕非官方「想像的」這麼簡單。
至於保單「附加費用率」揭露。目前是採在「代表年齡」下,以「區間方式」揭露在各公司官網,例如15、35、65歲買保單,附加費用率各是多少。在銷售說明文件上,須揭露「最高、最低」費用各多少;例如35歲保戶買1年期定期壽險,最高費用率48.1%、最低35%。保險局擬要求附加費用率,未來須依保單不同繳費年期、保戶年齡、性別、費率折扣等幾乎是「全面揭露」。
比費率惡性競爭 附加費用增變數
但壽險業預期不可為;因為若費用率改採全面數值揭露,複雜度大為提高,會「細到多到」保戶根本懶得看,或者保戶為了「比費率」而忽略商品內容。另外,各公司行銷策略不同,所以附加費用率也會略有不同,若強行全面揭露,恐導致惡性競爭。而香港、英國、新加坡及大陸保險市場也未實行附加費用率須全面揭露。
壽險業者說,若保單各式費率公告,有助消費者保護及資訊透明,業者也贊成。但保單費率結構極為複雜,包括預定利率、預定危險發生率、附加費用率,佣獎發放還會因為通路不同差別極大,想要平準化或一刀切管理,都不是這麼簡單;建議官方在維護消費者權益之際,也應顧及壽險公司的成本效益。
《延伸閱讀:2道緊箍咒 壽險業將遇10年來最大增資潮》
《延伸閱讀:金管會召見22家壽險老董 祭出6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