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不樂見保險業變海綿寶寶 今年資產成長不到1%
過去幾年保險業發展迅速,但是保費收入不斷成長,也讓海外投資比重過高及面臨匯率的風險,金管會不樂見保險業像海綿寶寶般吸收資金再外流,陸續祭出降溫措施,主委顧立雄今(20)日下午參與保發中心舉辦的保險業國際化菁英人才培訓班開訓典禮時透露,「今天看數據,成長已有趨緩。」據保險局統計,今年上半年總保費收入僅成長0.8%,今年恐怕會創下2012年、七年來最低成長率。
保發中心最新統計,到6月底壽險業總資產已突破28.3兆元,半年增加2兆元,速度似乎快於往年,金管會主委顧立雄21日也表示,保險業發展迅速,也代表國內市場擴張有限,必須朝國際化發展。同時金管會亦祭出相關降溫措施,顧立雄說「今天看數據,成長已有趨緩。」
保險局下午公布 近五年來壽險資產成長變化,2014年以來年最低年增率是發生在2015年的6.5%,最高是2016年的12.7%,2018年資產成長較前一年少但也有7.3%,不過今年上半年仍有9.4%,較去年來得高,今年資產發展狀況還不錯,保險局副局長張玉輝說,資產成長的因素較複雜,不只有保費收入還包括海內外投資等的資產評價變化,去年第4季市況較差而影響資產變化,不過若單從保費收入的成長幅度來看,今年上半年僅剩0.8%, 去年也僅2.8%,相較2017年時的 9.1%與2016年時的7.1%成長率,確實見到明確「降溫」。
據了解,自2003年以來,壽險業僅在2011年時出現保費收入衰退,從前一年的2 .3兆元變2.19兆元。 今年上半年是七年來成長最少的一次,保險局副局長張玉輝解擇,應該是金管會一直鼓勵分期繳與保障型的保費業務有關, 使保費收入入帳拉長所致。
顧立雄是以保發中心開辦保險業國際化菁英人才培訓班「班主任」身份,進行開班授詞,他指出,2018年台灣總保費收入達新台幣3.67兆元,在世界排名第10名。保險滲透度有20.68%,已經連續兩年排名世界第一,保險密度則居世界第六名,有5,161美元,在亞洲地區可排名第二名,保費快速成長,但國內市場發展空間有限,必須朝國際發展。
除了國際化不足外,顧立雄亦提出現階段全球保險業所面臨的六大挑戰,即包括維護金融穩定、氣候變遷、人口老化、資訊安全、金融科技浪潮的衝擊、接軌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公報IFRS17等主要問題。因此要強化台灣保險業國際競爭力,協助業者對當前全球保險業的挑戰擬定因應對策,必須先了解國際保險市場動態、引進先進國家保險專業技術,以及培育國際保險專業人才,尤其是培育人才及留住優秀人才,是保險業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