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ew觀點:
53歲的江太太是一名胃癌患者,她在44歲時確診,接受全胃切除手術,沒想到沒過兩三年,又因為肚子痛到醫院檢查,發現胃癌有已經有腹腔轉移,經歷過開刀、化療、放療、住院等標準治療,目前狀況算是穩定許多,而算一算,她這一路走來抗癌之路也走了快10年。
跟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癌症已經不再跟死亡畫上了等號,反而變成了一種慢性疾病,治療的時程拉長,延長了患者的壽命,從現實層面來看,它同時也在延長消耗著家庭的財務經濟。根據統計,平均一位癌症患者一年的支出大約是50萬,其中還不包括在治療的期間,患者可能會因此失去工作而減少經濟收入。
以江太太的例子來看,她在第一次確診罹癌時,就已經領完癌症險的一次性給付、重大疾病險理賠了,後面再度復發,就只能靠存款以及家人的幫忙,對於漫長的抗癌之路,她有時候會覺得內心的煎熬比身體上的折磨還要痛苦。
像這樣的狀況在未來不會更好,只會更壞,因為隨著健保給付範圍的縮減,未來看病自費的項目將增加,一旦不幸罹癌,就是一條漫漫長路,沒有個五年十年是很難結束的。
既然癌症險已經無法滿足長期抗癌的需求,到底我們還能靠什麼補強呢?答案就是失能險。
根據統計顯示,失能險中因疾病所造成的理賠,有62%是因為癌症所導致,所以除了癌症險、重大疾病險之外,失能險是你另外一層更堅強的保障。這並不是說失能險可以保障癌症,而是說失能險可以保障因為癌症所造成的失能,它雖然不像其他兩個險種可以在確診後得到立即性的經濟補償,但是一旦你因為癌症而達到失能標準後,就可以申請理賠。
癌症三寶讓你快樂抗癌
所以「癌症險」、「重大疾病險」、「失能險」這三個被我稱作為癌症三寶,如果不幸罹患癌症,前期讓癌症險、重大疾病險來幫你度過難關,後面長期抗癌之路就由失能險做後盾,相輔相成,能減輕負擔無壓力地抗癌。
(責任編輯:Elly)
把癌症變成慢性病 台大癌醫推精準健康
癌症一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之首,癌症時鐘也逐年調快,永齡健康基金會與台大永齡健康研究院今舉辦「新醫療百年工程薪傳論壇」,宣布與國大七大頂尖生技公司聯盟合作,推動新醫療百年工程,推動精準醫療把癌症變成慢性病,配合基因檢測讓疾病發生初期就能抓出病灶,幫助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台大前校長、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今出席論壇時表示,癌症一直困擾著國人健康,不過台灣的醫療也不斷精進,台灣健康照顧評比排名,在全球89個國家中排名第一,癌症治療成果名列前茅,但是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的想法是更有挑戰的,他提出的想法就是「新醫療百年工程」,幫助人類可以延長壽命,免於疾病的威脅。
楊泮池說,癌症的治療發展已經可以運用精準醫學,幫助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選擇最合適的藥物,並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只是精準醫療再怎麼厲害,也是針對已經發病的患者做一疾病的改善,免於疾病的威脅,若能在最前期預防,不僅能減少疾病帶來的痛苦,也能降低醫療支出。
以肺癌為例,早期偵測到一公分以下的肺部腫瘤,透過手術切除,存活率高達九成五,現在的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在醫療的進步下,九成的患者可以治療,過去被認為無法救治的疾病,現在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他相信癌症變成慢性病甚至能達到早期發掘是可以預期的未來。
預測疾病,醫學界正在發展基因檢測,楊泮池說,過去的基因檢測需要取得患者的組織,但是有些疾病組織不適合切片,一旦切片恐會使病情惡化,現在已發展透過血液即可追蹤腫瘤掉到血液中的DNA,台灣也與日本發展液態活體檢測,同樣透過血液能偵測到腫瘤的發生,未來發展指日可待。
永齡健康基金會執行長尹彙文說,基因檢測改變了未來健康型態,加上AI、機器人等發展,也會幫助台灣醫療會有突破性的發展。
《延伸閱讀:肺癌存活率僅15% 這3張保單千萬要買》
《延伸閱讀:癌友吃不起的關鍵原因 標靶藥納健保給付須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