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退休先準備 > 財富規劃 > 保險規劃
2018/01/08

政策保單消費者買帳嗎?

聯合報/孫中英
瀏覽數:1718
新聞:看問題...為何政策推的保單賣不好
 
國人普遍保障不足
金管會保險局以國人保險保障長年不夠為由,鼓勵業者自今年起透過責任準備金利率加碼方式,銷售保費較便宜的壽險、醫療險等保障型商品,希望藉此提高國人購買保障型保單誘因,但消費者會埋單嗎?
國人保險保障到底夠不夠,官方最愛舉的理由,就是過去幾年壽險業保單死亡給付平均每件僅五十六萬元台灣人保那麼多保單,身故後連一百萬都拿不到,官方結論是國人保險保障不足。
 
台灣商業壽險投保率已突破百分之二四○,每人至少買兩張以上保單,前述死亡給付五十六萬元,是指每件保單平均保額,並未歸戶。壽險公會歸戶統計,台灣男、女性平均保額在前年底就有一七七萬元;因此,保戶因為買不止一張保單,身故的壽險給付接近兩百萬元。
 
國人偏好儲蓄性質保險,但老年的保障呢?
用歸戶數字來看,保戶實際保障近一八○萬元,保險局為何認為國人保障不夠?因為本地民風使然,國人愛買儲蓄性質重的保險,這些具還本、滿期、增額等功能的壽險保單是壽險,也有死亡給付,但保戶必須用相當昂貴的價格購買;很多短年期還本險,幾乎是花近一百萬元買一百萬元保額,和官方想推廣的「低保費、高保障」(如三萬多元就能買到一百萬終身壽險)保單大相逕庭。
 
人生階段不同,保障需求也不同
從另個角度看,人生不同階段,保障需求不一樣,剛出社會一人所須保額,應不及上有高堂下有妻小的「青壯夾心族」來的重大。不同階段的人生保障,應該是因應需求被引發,不太會因為價格下降去購買。台灣今年起邁入高齡社會,民眾要有可能活很久的危機意識,此時要的不再是單純死亡保額,而是能轉移長照或錢不夠用等風險的保障。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0
有一種風險叫做「提早打烊」 48歲未婚女,不想當下流老人該怎麼辦? 專家:3步驟教你提早做好理財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