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退休先準備 > 財富規劃 > 保險規劃

實物給付殯葬

2020/02/14

實物給付保險 ~人生重要的責任與準備

新聞編輯中心
瀏覽數:7136

淺談「長照與殯葬實物給付」保單

台灣的「戰後嬰兒潮」世代開啟了我們的人口高峰期,自1950到1975的25年期間,每年新生兒總數高達35~45萬人,這個世代的人現今年齡在45~70歲之間,他們參與並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為台灣構築了相當的基礎,也同時掌握著大部份的財富與決定權,但他們面臨的隱憂卻是因少子化現象,所形成「老年人照顧者」比例過低的高齡社會問題。

自2000年後,每年新生兒總數均低於30萬人,內政部統計2018年新生兒總數181,601人,平均每個婦女僅生下 1.06 個孩子,出生率近乎全球最低,國發會指出台灣可能將在2022年就出現人口負成長的情況。綜觀這70年來的人口結構演變,台灣已正式成為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14.6%),未來15年間的65歲以上人口,將從目前的350萬人增為630萬人,並在2050年到達750萬人的高峰,屆時整個社會平均每3個人就有1個老人。

為了因應高齡化社會所衍生的長照、安養及殯葬等社會問題,政府當局除了鼓勵保險公司推出保額50萬的「小額終老保險」,讓高齡者投保,以準備必要的殯葬費用外,更在2015年開放保險業者發行「實物給付」保單,給付項目涵蓋醫療、護理、長期照顧、健康管理、老年安養及殯葬等六類服務。

一般人可能不太清楚何謂「實物給付保險」,舉一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我們最熟悉的全民健保,就是標準的實物給付險,因健保提供直接醫療服務,民眾並不需要先付錢拿收據,再去找健保局申請理賠給付。也就是說 ; 健保局收了大家的保費,理賠的不是保險金而是「醫療服務」,醫院診所就是健保局的「特約機構」,負責提供被保險人所需的醫療服務,並直接向健保局申請理賠給付!

台灣在未來的40年中,將有越來越多的高齡長者,會逐漸面臨「獨自生活」的嚴峻挑戰,對於老後可能須要「有妥善的被照顧」一事,除了準備好足夠的錢,現在還可以透過「長照實物給付」保單,來做好一些風險控管!

此外,家人常避諱提及的身後事,交給「殯葬實物給付」保單,不用子孫「擲筊」,就可以按照事先安排,有序的完成相關事宜!

實物給付保單有什麼優點呢?

1. 透過保險的系統機制,降低人為因素影響長照的依約執行
目前,國內已有保險公司跟居家照顧機構合作推出「長照實物給付」保單,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 因為當長期照護的需求發生時,當事人在失智或失能的生理狀況下,即使擁有現金,也無法自行尋找合適長照服務的機構,更怕有不肖子女會挪用花費,而使當事人得不到應有的優質照顧。

2. 身後事,隨自己心意預先做安排!
投保「殯葬實物給付」保險,是由自己決定身後事要怎麼做,不讓家人哀傷無助的面對恐懼。因為多數人礙於傳統觀念,忌諱與家人談論死亡及後事安排的議題,不敢主動開口,也不知如何開口。正因為這種迴避的態度,導致在真正失去親人時,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往往都是聽由他人擺布,弄得勞民傷財。其實,根據新北市社會局的調查,有高達64%的銀髮族「希望家人主動跟自己討論身後事」,換言之,多數人都願意為自己做好最終的安排。

3. 抗通膨
過去,所有保險都是理賠給付現金,如果是長年期保單,遇上通貨膨脹導致現金價值縮水,將不一定能滿足給付當時的需求,而「實物給付保險」的優點,是可以鎖住通貨膨脹風險,預期保險公司會陸續發展出更多符合社會實際需求的商品,以回應業務同仁與保戶的期待。

4. 履行義務方是保險公司,多一層消費保障
以往經常聽到購買納骨塔遭騙的控訴 ; 現在,我們透過「殯葬實物給付」保單,可以先做自己身後事的安排,等將來我們離開的時候,保險公司會依據約定,執行給付內容與監督服務品質,這樣不但免除了家人負擔,也增加了具體的保障!

在以前,常聽拒絕買保險的人說 :「保險有什麼好 ? 付那麼多錢自己又用不到….」這句話 ~ 隨著實物給付保險的陸續發展,將不會再聽到了。

更何況,「殯葬實物給付」保險,不但是每個人都用得到的保險,同時也是保險公司對保戶重要的「最終承諾」!

《延伸閱讀:【狂分享】第十期 買實物給付保單 老後殯葬不寒酸》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4.00
「複保險」理賠嗎? 實支實付條文釋疑 48歲未婚女,不想當下流老人該怎麼辦? 專家:3步驟教你提早做好理財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