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學員投稿回饋
前陣子我們單位有幸邀請到一位前輩向我們分享他的開發技巧,原來將拜訪客戶的日常心得分享到社群網路上,就能增加邀約機會,還可以提升邀約品質與成交率,
畢竟我們的工作很難跟一般人解釋清楚,還經常造成人家的誤解,前輩說如果我們能多一些工作心得分享,新客戶才有機會了解我們工作的價值,老客戶才會知道我們專業有不斷的在提升!
有了這個概念後,當天下午拜訪完客戶,我開始試著照前輩方做貼文,沒想到發文之後,好多許久未聯絡的朋友都來跟我按站留言,甚至私訊我見面談保單,
最近更因為這些貼文讓我的業績成長了不少。所以把貼文的價值整理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跟我一樣突破疫情所造成業績缺口:
一、運用身邊案例作為故事素材,喚醒客戶的風險意識
案例故事最容易引發客戶的自我反思,因此只要不提及客戶名字把投保的想法或理賠狀況簡述。
這些真實故事就能激發有類似問題的潛在客戶思考自己是否也需要擁有相同的保障,越多案例分享,越能夠疊加強化潛在客戶的風險意識。
二、只花一次功夫,溝通數百個客戶
對於線上開發,這動作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千萬不得怠慢!雖然群發訊息分享心得也可以達到同樣效果,
但是!如果心得篇幅過長,訊息格式難以讓客戶耐心閱讀。加上如果客戶與我們的交情不深,收到私訊的當下容易先入為主認為我們只想推銷,因此前輩建議在社群上溝通保障,對準客戶來說是最適當的觀察距離。
三、建立超人氣保險顧問的品牌形象
當天也有同仁詢問前輩,那麼~客戶有投保、辦理賠才值得po上網嗎?
其實光是分享維繫關係的例行拜訪,這些豐富的拜訪經驗成為社群貼文,就可以營造超人氣的專業形象,
讓準客戶認為「因為你能力好,所以客戶多」,未來他們有投保需求時,就會優先想到受歡迎的你。
四、社群媒體的長尾效應,創造轉介紹與再行銷
前輩提到,現在他都不發電子名片了,他都只發送自己的臉書網址給客戶們,因為社群就像是一份提供客戶檢視的履歷,
客戶若有投保需求,或是幫我們轉介紹時,我們的社群貼文都可以讓客戶們更快速的認識我們、瞭解我們的專業與服務價值,且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未來隨時都有機會讓陌生客戶看見我們。
然而實作幾次發現,社群經營還有許多眉角需要注意,例如:發文必要元素、案例故事的文案與照片怎麼做、社群貼文的經營頻率...等等。
還好這些眉角,好險網的影音課程都有解答:超業社群變現力(二)社群媒體實作與法遵篇,報名就能夠馬上觀看,
經過這堂課程的學習與應用之後,這陣子與客戶的互動人數與頻率都逐漸增加中,也推薦給所有的保險業務同仁一起學習。
↓↓↓↓↓↓點圖瞭解↓↓↓↓↓↓
![](https://file.phew.tw/content/images/img_2021_11_30_09_46_2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