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與糖尿病是懷孕最常出現的內科疾病,其中又以高血壓對孕婦和胎兒造成的危險性最大,約有5-8%的懷孕婦女會遇到高血壓的問題,如果是高齡產婦的話,疾病發生率更增加為1.5倍。醫師指出,妊娠高血壓的成因現今認為是與「早期胎盤功能」發育不良有關。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陳敬軒指出,在懷孕中,兩次間隔六小時以上測量血壓的收縮壓高於140mmHg或舒張壓高於90mmHg,或懷孕後期的血壓比懷孕前的收縮壓升高30mmHg或舒張壓升高15mmHg即是妊娠高血壓,若當高血壓合併有尿蛋白情形時,稱為子癇前症,若合併有癲癇情形時,即為子癇症。
陳敬軒指出,妊娠高血壓和早期胎盤功能發育不良有關,當胎盤生長因子濃度較低,無法應付胎兒成長過程所需的血液,導致胎兒生長遲滯、母體代償性地增加血壓以應付血液供應,嚴重的妊娠高血壓可能讓媽媽中風、肝功能異常、胎盤早期剝離、急性腎衰竭和肺水腫等併發症,與羊水栓塞、產後大出血合為孕產婦死亡的三大主因。
一般來說,輕微的妊娠高血壓可以靠飲食與藥物控制,但嚴重的妊娠高血壓則需要立即生產避免併發症的產生,如果發生的時間小於37週時,早產的風險將大幅增加,而過早出生、胎兒體重太輕、器官發育不全等都會讓早產兒暴露在顱內出血、視網膜病變、黃疸、感染與死亡的危險中。
所幸目前針對妊娠高血壓有良好的篩檢工具,陳敬軒指出,在懷孕11-13週的時候,可透過血壓測量、抽血檢查胎盤生長激素(PLGF)、懷孕相關蛋白質A (PAPP-A)以及超音波子宮動脈血流檢查,可偵測95%的早發型子癇前症,篩檢結果以1:100為分界,風險大於百分之一的屬於高危險群,反之為低危險群。
當篩檢結果為高風險群時,醫師通常會開立阿斯匹靈,根據統計結果,如果在16週前開始每日服用100mg阿斯匹靈,可以有效改善子宮與胎盤的血流,預防早發型子癇前症,在37週前預防效果有62%,針對高風險34週前的子癇前症預防效果可以達82%。另外,根據最新的研究顯示,產前使用阿斯匹靈預防高血壓的機制,可達到減少胎盤剝離與胎兒死亡的效果。
陳敬軒提醒,除了早期篩檢之外,控制懷孕前的體重也有預防子癇前症效果,如果真的是屬於高危險群的孕婦,建議規律服用阿斯匹靈、飲食上減少鹽分攝取,少吃醃漬、油炸類食物,生活上適度休息避免劇烈運動,自行量測血壓配合醫師定期產檢,降低妊娠高血壓帶來的危害。
《延伸閱讀:孕婦安胎,有什麼保險會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