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檢查能檢查健康嗎?
「健康檢查」若不能「檢查健康」,那還能叫做「健康檢查」嗎?
中華醫學整合與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 林承箕 醫師
幾個觀點如下:
嚴格的定義,應該稱之為不同程度的「疾病檢查」:一般醫療體檢機構大多使用檢查疾病的儀器、判讀疾病的標準,對「非為已知有病或有症狀而來的求診者」作各項「健康檢查」,透過儀器的判定,若檢查結果無異常,便判定為”正常”,然而,我認為我們只能告訴受檢者:當下用的這種疾病檢查的儀器及判斷標準在您的身上看不到「有病」的證據!----但並無法百分之百的告訴受檢者,「因當下沒有疾病的證據,所以你是健康的」!
舉例來說,假設64切的電腦斷層掃瞄可檢測出0.5公分以上的腫瘤。今天受檢者身上若有一個已0.3公分大的腫瘤,但用64切的電腦斷層掃描的結果一樣嗎是「正常」或「無異常」,因此,一不小心,這一份報告就會讓受檢者誤以為這樣「健康檢查」的結果顯示他當下是健康的!
許多「健康檢查」受檢者的所有檢驗報告,如:血壓、五官、生化檢驗、心電圖、超音波、胃腸道內梘鏡、放射線攝影....等等,即使是相當完整的檢查在嚴格的定義下,都沒有「有意義的異常發現」,因此,體驗報告幾乎就是「正常」!「沒病」!但受檢者卻常跟醫生反應:健檢報告正常,為什麼我卻有一些如頭痛、頭暈、失眠、無精打采、全身酸痛、無力、胃脹、無食慾、便祕、胸悶、心慌....等不舒服的症狀呢?---當今以檢查疾病為目標的「健康檢查」往往檢查不出「亞疾病」、「亞健康」(註)的狀態及原因!
因此,我們所要強調的是,健康檢查應該可以有更精準的定義,更仔細的檢測,以及更廣泛的層面,才能真正達到健康的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