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用3化療藥效果佳 但病患能承受者少
胰腺癌占胰臟癌八成,早期無明顯症狀、長得快、易復發轉移。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表示,確診時可以完整切除腫瘤的病人只有一到兩成,另二成到三成是局部晚期,因為侵犯到血管而不能開刀,其他六成都是已轉移出去,開刀也沒有幫助。
陳立宗表示,針對無法開刀的胰臟癌病人,過去能用的藥很少,1995年以單獨使用Gemcitabine(健擇)為標準治療。2010年以後出現更多化療組合,發現用Irinotecan、Oxaliplatin、5-Fu三種藥物組合,或是用Gemcitabine和Nab-Paclitaxel兩種藥物組合,中位數存活期都會比單獨使用Gemcitabine更好。不喜歡注射藥物的病人,也可以選擇日本研發的口服化療藥S-1。
能手術患者 存活期最佳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楊士弘表示,動手術的病人通常存活期最佳,但有也高達八成病人在手術後局部復發或轉移,這並非手術不徹底,而是胰臟癌細胞常在術前就轉移出去。為求周全,手術後如果病人身體狀況許可,還是建議化療,可依據身體狀況,選擇單獨使用Gemcitabine或S-1,或併用兩到三種藥物。
楊士弘指出,研究發現,不到一半病人能夠耐受三種藥物組合之七成劑量,而且有六成病人因為白血球掉得太低,需要額外打白血球增生劑以預防嚴重感染。楊士弘說,目前針對胰臟癌手術後的輔助性化療,健保僅給付5-Fu,不過術後大約有三分之一病人因為手術併發症、年老、身體狀況不佳,亦無法承受術後化療。
轉移病患 組合化療副作用大
局部晚期的病人,陳立宗表示,通常會先以上述藥物進行化療,再視腫瘤縮小程度決定要不要開刀,若能回到可開刀程度,存活期就會更長。楊士弘臨床觀察,化療後回到可開刀狀態的幸運兒,大約佔局部晚期病人的一到三成。
至於診斷時已經轉移的病人,陳立宗指出,目前可單獨使用Gemcitabine或用Irinotecan、Oxaliplatin、5-Fu三種藥物組合,以及Gemcitabine和Nab-Paclitaxel兩種藥物組合,其中三藥組合效果較佳。
不過,陳立宗提醒,三種藥物組合副作用很大,即便是體格壯碩的外國人,也只有三成受得了。楊士弘治療過的病人中,只有少數人能耐受三種藥物組合,年紀通常較輕,以六十歲以下為主。
較高價化療藥 研擬年底給付
上述局部晚期或已轉移病人所用的第一線化療藥,僅Gemcitabine、S-1、5-Fu有健保,其他均須自費。不過健保署透露,Nab-Paclitaxel有機會於今年底納入給付,可望提供已轉移的病人第一線與Gemcitabine併用。如果使用過Gemcitabine後療效不佳,且具有轉移的病人,可專案申請奈米微脂體Irinotecan製劑,此藥是由國衛院與國內八大醫學中心聯合研發,健保已給付於胰臟癌後線用藥。
陳立宗表示,相較於其他癌藥,其實胰臟癌的標準化療藥並不算貴,臨床試驗也已經很充分。台灣納入健保的腳步雖有些慢,但若年底可望給付目前價格較高之Nab-Paclitaxel,將大幅降低病人負擔。
胰臟癌除了化療,還可以做什麼?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楊士弘建議,胰臟癌還是以尋求正規標準治療為優先,如有餘力可考慮基因檢測,國外文獻顯示,少部分病患屬於DNA錯配修復缺陷或微小衛星體高度不穩定性的胰臟癌,這些病患在標準治療失敗後,可嘗試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但目前基因檢測和該類藥物都需自費。
除上述具特殊基因缺陷的胰臟癌病人之外,免疫療法或細胞治療在治療胰臟癌的相關實證,療效皆不理想,並非標準治療,健保亦未給付。對於新療法有興趣的病人,可考慮參加臨床試驗。
楊士弘常在胰臟癌病友會演講,詳盡說明目前各種療法的差異,曾有病人當場問:「不管怎麼做,都只剩幾個月,那還要治療嗎?」現場氣氛凝重。
楊士弘說,胰臟癌病人及家屬對於治療成功的高度期待是可以理解的,但畢竟自己多年來看過術後未復發的個案,兩隻手就數得完。若身體狀況許可,除了陪伴病患一起面對這棘手病況與不佳預後,也會鼓勵病患勇於接受治療,因為醫學會持續進步,接受治療才有機會延長生命,就多一些遇見重大治療突破的可能。
楊士弘提醒,無論哪一種腫瘤,都需要病患與醫護密切配合,遵從醫囑,適時回醫院檢查治療,並妥善處理疾病的不適與治療所帶來的副作用;另一方面也必須兼顧家庭生活,和親友一起以積極態度面對。惟有醫護與家人密切合作,兼顧身心靈的全人照護,病人才會獲得最大的好處。
《延伸閱讀:名嘴劉駿耀胰臟癌逝 醫師:6成患者確診已是第四期》
《延伸閱讀:奪走賈伯斯的沉默疾病—胰臟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