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節將至,精神科醫師表示,家長以支付學費、幫忙存起來為理由,全數拿走孩子的壓歲錢,這是造成親子之間關係緊張的主因,建議家長先與孩子溝通,詢問想拿錢做什麼?買什麼?如果只是欺騙,等孩子長大後發現自己十幾年的壓歲錢都被父母花光了,恐將出現一場家庭革命。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資深主治醫師臧汝芬指出,曾經遇過類似個案,孩子從小所收到壓歲錢,都被父母給拿走了,理由是大學學費很貴,幫他在銀行開戶頭,全部存起來,孩子信以為真。
沒想到男童長大後,考上大學,家長無力負擔學費,要他申請助學貸款,這時他追問「之前壓歲錢不是存起來當成學費?」家長回說,「怎麼可能,錢早就光花了」,雙方爭吵激烈後,關係惡劣。
臧汝芬說,春節假期,親子之間發生爭執最常見的導火線就是外人給的紅包何去何從,大部分家長總以存錢、當學費為由,拿走了孩子所有壓歲錢,正確的作法應該是直接說清楚,「這只是習俗」。
臧汝芬建議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支配的紅包有哪些?至於其他親友給的壓歲錢,依照禮俗,家長還得包還給親友的孩子,一來一往,所剩不多,甚至還虧錢。
台中慈濟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蕭亦伶表示,家長應該有同理心,先站在孩子立場想一想,「每年的壓歲錢都被拿走,令人生氣、難過」,並讓孩子說出想法,想拿錢做什麼?
等到孩子大一點,就可以討論存錢、使用零用錢的正確概念,蕭亦伶建議,讓孩子從小養成存錢、用錢的觀念,讓他們知道自己存到多少錢,就可以買想要的東西。
如果一味地欺騙,說「壓歲錢先給我,幫你存至銀行」,一旦孩子長大後很認真地問著父母這十幾年來的壓歲錢的去處,場面勢必尷尬,甚至吵成一團。
此外,家族團聚時,家長常會相互比較孩子的學業成績、才藝,蕭亦伶指出,不論年齡大小,只要被拿來比較,都會讓人不舒服。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千萬不可強迫孩子公開表演,大秀才藝,以免得到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