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佳妘
許多人透過儲蓄險來累積一桶金,但有一名網友苦惱,手頭有一張繳了9年的儲蓄險,近期卻被保經勸退解約,改買「保證獲利每年12%」的私募基金,釣出一票人直呼母湯,看到「保證獲利」這4個字就是詐騙,更何況現在已買不到這張儲蓄險,要原PO三思,建議從5面向評估,「解了以後絕對後悔」。
原PO在臉書社團「存錢人生」發文指出,目前手上有一張20年期的儲蓄險,年繳保費約3.7萬元,目前已繳了9年,但她的保經卻推薦解約,改買香港的百麗私募基金,如簽3年每年利息12%,也就是一年可領回3.3萬元的利息,且每月會匯回到外幣帳戶,絕對看得到。
這位保經還說,「本身也去借錢投入」,建議PO將解約儲蓄險的錢,再湊28萬元,可以先買一個單位,但原PO心想儲蓄險現在解掉,直接虧7萬多元,更何況保證獲利「這真的可以買嗎?」,聽起來怪怪的,便上網向網友求救。
PO文一出,網友們紛紛狂勸原PO,「不要衝動」、「保證獲利,這四個字表示詐騙」、「沒有保證獲利這種事」、「百麗這間不要,那是境外保單,出狀況台灣的不會負責」、「不能買,請乖乖買台股0050就好」、「寧可套牢台金融股,也不要亂買」,就有過來人分享朋友的慘案,「幾年前也被揪買香港某黃金投資,然後全沒了」。
除此之外,更多人看到原PO在9年前入手的儲蓄險,直呼「毋湯吧?!20年前的儲蓄險賺很大耶,解掉太可惜再也買不到啦!」,利率至少有3至4%,更何況解約儲蓄險是最不划算的,建議還是繳到結束比較好,還可以當緊急預備金,「解了以後絕對後悔的」。
另名網友針對「保證獲利」提出5點看法,請原PO三思而後行,第一為「9年前的儲蓄險預定利率是現在的多少倍,解掉了就買不到這種利率了」,推估9年前保單應該至少3%,而現在只有1.25%;第二,「儲蓄險20年期滿的複利滾存,一年應該超過4%」。
第三,「儲蓄歸儲蓄,投資歸投資,本來就應該分開」,財富配置應分成3部分,包括常用、活用、不能用,也就是說,投資用活用的錢,儲蓄是儲不能用的錢;第四,「28萬要靠解約儲蓄險才有」,萬一被騙了,就是一場空;第五,應多看新聞就會發現,這是假投資真詐騙的手法。
金管會也曾針對境外保單列出4大風險示警,一為不受國內法規規範,消費者需自行承擔風險;二為日後理賠須自行洽國外保險公司辦理,主管機關難以提供協助;三為保單以英文書寫,可能對契約內容認知有差距而衍生爭議;四為投保該保單無法作為所得稅的列舉扣除,而死亡給付也不得作為被保險人遺產的規定,呼籲民眾請勿購買此類未經主管機關核准的境外保單。
金管會指出,依保險法第167條之1規定,為非保險法的保險業或外國保險業代理、經紀或招攬保險業務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300萬元以上、2,000萬元以下罰金。
《延伸閱讀》
《一篇解惑!醫療實支、意外實支理賠大不同 遇上這情況才會賠掛號費》
《他身故獲賠516萬!女業務開心上街宣傳遭罵爆 超慘下場曝光》
《疫情沒影響!鄭文燦逢低買美元「資產暴增千萬」 手擁6張儲蓄險與妻各有所愛》
《打疫苗成抗疫希望!接種惹上副作用有保障 3筆保險補償金可領「最高600萬元」》
《8張圖秒懂 疫苗險保什麼?各家差異報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