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曉曦
不少人都希望透過理財工具,早日達到財富自由。今年35歲的復健科醫師透露,每月收入40萬、被動收入8萬,甚至也買了兩間房子,其中一間有父母資助,另一間靠自己入手,因此還有部分貸款未還,但平時沒太多時間研究投資的他,認為「不需浪費太多時間在理財上」,引起網友們熱烈討論。
原PO在網路論壇《mobile01》發文指出,今年35歲的他在某部立醫院復健科當公務員,沒有明顯的業績壓力,月收入40萬元,打算做到退休為止,同時也透露自己每月的被動收入約8萬元,包括股息、保險、基金、房租等,甚至也買了兩間房子,其中一間還有貸款,但整體波動並不大。
原PO接著分享自己每天的生活安排,首先是早上7點起床吃早餐(麥片)、8點開始靜坐冥想,至於9點至14點開始工作,結束後準備吃中餐(低GI高纖便當),隨後便開始閱讀專業論文書冊,充實自己的醫學新知,18點進行半小時的有氧運動,直到19點30分回家吃晚餐,20點30分後泡澡、放空,22點30分準備就寢。
從上述生活模式來看,原PO表示,自己沒有什麼不良嗜好,也沒什麼物慾,就算假日作息也差不多,偶爾會到郊外踏青或有餐廳聚會,且這幾年的經驗下來,他沒有太多時間研究投資,也能達成不錯的績效,因此他認為「花太多時間在理財是缺乏效率的行為,應該把時間投入在自我提升與健康維護上」。
文章曝光後立刻掀起熱議,網友紛紛回應,「主動收入每月40這就贏很多人了,有這種收入簡單配置一些ETF就可以不用看盤了」、「很多人不願意花時間在其他方面,只好花時間在理財投資」、「不管是財富自由或是22K,高風險投資就是大起大落」、「有個盲點是一般人因為主動收入不高,自然更易鋌而走險」。
另有內行中肯分析本金大小對理財的影響,大部分醫師收入遠遠高於支出,要達到每年5%複利目標,進而縮短財富自由時間,只要做好分散管理,確實比一般人容易,因此「不需浪費太多時間在理財上」。
至於本金小的人,想要達到人生財富目標,內行認為,「只有靠時間的累積」,別在歷史高點追逐短利,努力存錢等待下一次股災來臨,以台股為例,他建議十年線以下分批買進「績優+高殖利率」股票,之後持續投入,看當時趨勢,回檔接最好,透過慢慢累積,等到下次牛市再次來臨,就會發現財富累積的很快。
至於風險屬性較低的民眾也別擔心,針對不足退休所需的缺口,也能透過保險等理財工具來達成,如還本年金型保險商品、利變型終身壽險等,穩健增值資產、規劃退休保障,讓未來的養老生活不愁沒錢可用。
《延伸閱讀》
《逾萬名準媽媽有福了!妊娠糖尿病血糖試紙 下月起健保給付可省萬元》
《擺脫邊緣人最後機會!地方創生券抽出「7組」幸運兒 明起開放領500元》
《欠稅805萬元遭強制執行!國稅局想動保單抵稅慘敗訴 逾120萬資產「守住了」》
《分割遺產「多拿一點」也免課贈與稅! 想多留給特定子女還有一招可用》
《動滋券、客庄券最終回!「5組號碼」成功抱500元回家 4批幸運兒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