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險網/新聞編輯中心
所得高卻免繳稅 財長:檢討扣除額
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指出,二○一九年有二六七戶納稅人綜合所得總額超過二百萬元,其中更有兩戶綜合所得是在二千萬元以上,但所得淨額卻是零,不用繳綜所稅,引發外界關注並認為不公平。財政部長蘇建榮昨(二十二)日表示,他擔任部長以來相當重視此問題,有請賦稅署查核,發現主要是捐贈、醫藥費列舉扣除無上限所致,財政部會蒐集各界意見,評估檢討。
本報「名人TALKS」專欄,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上周一篇文章「貧富差距愈大 稅制卻愈不公平」,引發各界回響,立委張其祿昨在立院財委會質詢時也對此表達關切,要求財政部檢討。
觀察近年狀況,綜合所得超過二百萬元、所得淨額卻是零元的戶數逐年上升,二○一一年時僅四十八戶,到二○一四年已超過百戶,至二○一八年已達九三一戶。
蘇建榮表示,他相當重視此問題,並請賦稅署調資料、逐一查核,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捐贈扣除額,如捐贈對象是政府,額度就沒有上限;第二是醫藥扣除額,也一樣沒有上限,財政部會進一步檢討。
張其祿則質疑,台灣健保明明就有重大傷病醫療給付,自費醫藥費用要怎麼支出到上百萬?黃耀輝也認為,財政部的說法反而凸顯所得稅制愈來愈不公平的事實;在貧富差距擴大的趨勢下,綜所稅對於縮小稅後所得差距的功效卻愈來愈微不足道,扣除社會福利的幫助後可說八年來都沒有進步。
有學者提出設定捐贈和醫藥扣除額上限,也有學者認為,現行的齊頭式免稅額設計造成「逆分配」效果,導致適用稅率較高的富人,可省下較多稅額,不符租稅公平。
「會持續蒐集各界意見評估檢討,」賦稅署官員表示,雖與繳稅形式不同,但捐贈政府也是挹注國庫的一種。醫藥扣除額是希望減輕納稅人面臨傷病時的負擔,設定上限恐有違立法意旨。若根據所得級距來設計不同的免稅額,一來複雜,二來是否會造成另一種不平等,也要審慎考量。
(聯合報/文:翁至威、沈婉玉)
《延伸閱讀》
《她買醫療保單怕重複保想變更 內行驚見1條件「罹癌住院領4筆錢」:早期買到賺到》
《勞保給付全泡湯!2職業工會欠繳保費 必學2招討回權益》
《用力換美元!網熱議「換匯後如何布局」:儲蓄險一優勢大勝》
《查詢金融遺產「2申請方式」一次看 這點沒做到小心遭罰款!》
《聽力檢查非新生兒篩檢!父母「未告知異常」慘失84萬失能保險金 契約全被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