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長期健康投資不足,健保財務陷入困境,使得新藥給付過慢、護理人力短缺,醫院關閉病房、急診壅塞,導致健保出現危機。前衛生署副署長、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說,大醫院急診室擠滿等候病床的人,已是現在的常態,必須每年投資數千億元,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張鴻仁昨舉辦「政府不敢告訴你的健保危機」座談暨新書發表會。他說,台灣健保滿意度高達8成以上,但政府對健康投資卻落後國際,民眾健康落後鄰近日本、南韓、新加坡,癌症病患、罕見病友等不到新藥,低價的健保讓國人就醫方便、過度拿藥、重複檢驗,引發嚴重的醫療危機。
參與論壇的年輕病友協會協會創會理事長潘怡伶說,她罹患初期乳癌得到重大疾病後,才發現「健保和大家想的不一樣」,因她可接受標靶藥物治療,但需自費100萬元,還好有商業保險支應。但另一名病友沒有保險無法支應藥費,因此語出驚人地說,「希望自己的病情可以更嚴重一點,如果轉移到淋巴,健保就會給付藥費了。」
潘怡伶表示,全國24至64歲罹患癌症超過47萬人,其中不乏許多年輕人,但健保制度保小不保大,當要同時照顧小朋友和年長的父母,使其陷入嚴重財務衝擊,健保確實已遇到困境。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健保陷入危機,健保總額成長率過低,總額不足反映出政府投資健康不足,造成國人平均餘命、新生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可避免死亡率、癌症5年存活率均落後日韓等國家,因此,政府應多投資健康已是各界共識。
「健保確實解決了因病而貧、因貧看不起病的問題,國人應該珍惜。」張鴻仁說,但現在健保制度已問題重重,可是民眾滿意度超高,讓執政者面對健保改革,不敢輕舉妄動,大家應關心健保制度,政府需持續精進,增進民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