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觀點 > 時事 > 熱門話題
2019/01/19

台灣保險業總資產如何變龐然怪物

記者李娟萍
瀏覽數:4562
一張圖看懂 台灣保險業總資產如何變龐然怪物
國內保險業匯損問題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金融專家張晋源直指,保險業的問題根本不在於「匯損」,而是資產已大到變成龐然怪物。
 
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全世界的保險業總資產占GDP比率的平均值,約在5%,當時台灣是100%左右,但現在150%了,比錢最多的日本,以及金融中心的新加坡還多,高居世界第一。
張晋源說:「這不是台灣之光,而可能是台灣腫瘤!」全台資金自金融海嘯之後,匯集保險公司,使保險業的總資產迭迭上升,單是富邦及國泰兩家的總資產已達新台幣16兆元,台灣的GDP是新台幣17兆,壽險業的盈虧,已攸關台灣金融穩定。
 
為什麼保險公司總資產成長這麼快?張晋源解釋,因為台灣長期處低利環境,假設爸爸的退休金有1,000萬元,原本一年5%可以拿到50萬元利息,生活開支尚可應付,但台灣長期處於1%低利環境,使退休金及國民儲蓄轉至投資型保單,以賺取2%~3%的利息,進而促使保險公司的金融資產持續上升。
 
去年全年保險業的匯損高達2,200億元,業者歸因於匯損,張晋源認為,關鍵在於保險公司總資產膨脹速度,比GDP更快,代表負債攀升的更快,保險資產噴出式的膨脹,主要是投資到海外去,單單保險的海外暴險額就高達14.4兆,是GDP的80%,超過中央政府過去七年加起來的總預算。
 
所以當海外市場大跌時,單單從保險公司將災難傳導回台灣的後果就會比2008年可怕六倍。國安基金也護不了海外市場的崩跌。如果主管機關現在還不動手管理,國際金融真的發生災難,台灣人除了流眼淚以外,恐怕也只能破口大罵了。
 
張晋源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個問題沒有快速解決之道,他呼籲,主管機關首先必須盡速要求保險業強化資本結構,降低槓桿比例。其次是避免監理套利,避免金融機構互相購買核心資本與次級資本。
保險公司的獲利必須完整揭露,不能只公布已實現獲利,不說明未實現的虧損。金管會立即進行壓力測試,並要求保險公司的資產,不能再繼續膨脹下去。
 
他強調,尤其是壓力測試,必須夠專業,不是靜態測試,而是動態測試,也要考慮連鎖反應,例如不是只考慮到虧損問題,還要考慮虧損後的資本結構,以及連帶的新保單賣不出去,所產生的流動性問題。
關鍵字:保險金,保費,保險規劃,財產,保險局,金管會,金融評議,產險,強制險,車體險,賠償,富邦產險,泰安產險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3.50
開刀切除子宮才發現!健保真的不夠了! 利變型保險是甚麼?一文掌握投保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