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瑞瑾
金管會公布壽險業109年截至8月底外幣保單銷售情形,1~8月外幣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折合約新台幣3,444.5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690.3億元減少7%。在各個幣別外幣保單當中,僅美元保單銷售持續增溫、與去年相較成長12%,傳統型美元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三名公司,依序為南山人壽、中國人壽、國泰人壽。
金管會統計,今年前8月投資型外幣保險保費收入為855.1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 1,172.8億元,減少27%;傳統型外幣保險保費收入為2,589.3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517.5億元,增加3%,主要受惠於美元投資型保單的成長。
整體來看,投資型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三名公司,依序為國泰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安聯人壽;傳統型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三名公司,依序為為南山人壽、中國人壽、新光人壽。
以幣別來看,美元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前8月約112.4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2%。其中投資型保險約26.1億美元(占比約23%),較去年同期增加5%;傳統型保險約86.39億美元(占比約77%),較去年同期增加15%。
美元投資型保險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三名公司,依序為國泰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富邦人壽;傳統型美元保單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三名公司,依序為南山人壽、中國人壽、 國泰人壽。
澳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約3.77億澳元,較去年同期減少62%。其中投資型保險約1.65億澳元(占比約44%)、傳統型保險約2.12億澳元(占比約56%)。投資型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三名公司,依序為國泰人壽、安聯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傳統型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三名公司:依序為新光人壽、中國人壽、富邦人壽。
人民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為7.62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大減83%。其中投資型保險約5.67億人民幣(占比約74%)、傳統型保險約1.95億人民幣(占比約26%)。投資型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三名公司,依序為法國巴黎人壽、台灣人壽、安聯人壽;傳統型新契約保費收入前三名公司,依序為保誠人壽、國泰人壽、中國人壽。
《延伸閱讀》
《年長獨居成常態!65歲以上戶長5年增2成 退休靠保險勝勞退保》
《新光人壽業務員管理曝缺失遭糾正 1個月連收2張罰單》
《拉警報!壽險高層鐵口明年業績再衰逾10% 業務通路將大流失》
《三星李健熙遺產稅破2,600億元 善用壽險保單節稅更划算》
《2026年前恐有壽險公司被併購 黃天牧點名5大指標投保最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