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FinTech浪潮席捲而來,不少傳統銀行也紛紛面臨挑戰,許多以前一定需要臨櫃才能辦理的手續,現在除了被ATM慢慢取代之外,越來越多的業務甚至連自家門都不需要踏出,只要透過APP動動手指點幾個選項就可以全數搞定。
文:勞倫溼
英國第一間無實體銀行Atom Bank快速崛起的故事,正說明了傳統銀行當前危險的處境,為了因應數位化金融科技發展的趨勢,台灣不少銀行也開始以網路受理民眾開立「數位存款帳戶」,搶攻市佔率。
金管會指出數位化時代來臨,商業模式將逐漸改變,尤其是習慣以網路從事金融相關交易的年輕世代,影響最大,因此「數位存款帳戶」、「信用卡」、「行動支付」等非現金交易已成為趨勢,相關的優惠與利率,也成為網友在網路上熱烈討論的話題。
不過FinTech這個詞近幾年也飽受爭議,過於快速膨脹的產業估值,許多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只要牽扯上金融科技身價就能瞬間翻倍,而被不少人形容是下一個泡沫。既然如此大家一定都相當好奇,在這樣服務品質參差不齊的大環境下,目前究竟有哪些銀行推出的數位金融服務,確實替民眾帶來更多的便利性、良好的用戶體驗,也在網路上創造出好口碑?就讓我們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來替大家解答。
看到「數位存款帳戶」的部分,不管是在網路聲量排名還是市佔率排名,都可以發現與銀行規模並沒有直接關係,數位金融是一個有別於傳統銀行經營模式的戰場,就算是前四大銀行擁有不可動搖的地位,也不一定能在FinTech轉變的浪潮中取得好成績。
榮登網路好評影響力排行榜第一名的台新數位帳戶「Richart」,憑著簡單、快速、透明、貼心四大核心服務理念,奪得網路聲量排行榜第二名,數位帳戶市占率排名第一名。進一步分析網友討論的重點,可以發現簡單、快速是大家對「Richart」最為深刻的印象,符合年輕世代偏好快步調的網路使用習慣,以及簡單好上手的優點,都是讓他在FinTech百家爭鳴的時代脫穎而出的關鍵。
從當今最大的社群臉書數據來看,介於25~54歲者對數位帳戶接受度明顯較高,不過一般來說還沒畢業的族群,也就是24歲以下的青少年對於財富累積的需求較少,理財意願也偏低。但25~34歲者願意透過網路和銀行溝通理財的意願就大幅提升,是用來接觸剛踏入社會的新鮮人,提供理財資訊建立信任感的絕佳時機。
另一個明顯的結果透露出實體銀行逐漸邁入老年化,年齡越大的使用者對網路銀行接受度越低,依然習慣到實體銀行接受服務,未來實體銀行的服務或許不會馬上被虛擬金融取代,但顧客年齡層逐漸開始老年化將是不可避免的事實。
完整的分析內容請看「2017年 無現金社會 台灣金融業網路好感度排行榜-數位存款帳戶」洞察報告
本文經「網路溫度計」授權轉載,未經網路溫度計同意,請勿逕行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