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銀行簽訂一種契約,可以讓子孫未來在一年三節或清明祭祖時,定期向你報到。什麼契約這麼神?答案很簡單,就是「信託」。信託可以依客戶(委託人)的需求完全量身訂做,滿足資產傳承的5種關鍵。
設定條件 我要保有掌控權
1.控制
第一代辛苦一輩子累積的資產,不管多少,時間到了就得「傳承」。有趣的是,台灣上一代和下一代之間,針對資產傳承經常是「諜對諜」。中國信託商銀近期針對高資產族的一分調查就發現,受訪的下一代最想了解自己能繼承的財富有多少,但中信銀行客群經營處處長楊子宏說,上一代的受訪者,問10個人,10個人都說財富傳歸傳,「但我要保有掌控權」。
老一輩的台灣人,總是希望能保有財富的掌控度,相形之下,華人似乎沒有歐美白人來的瀟灑。中信銀行個金營運總處總處長楊淑惠說,父母們其實可試著放手讓下一代學習管理財富,而信託就是一個好工具,且從協助管理和保障資產角度來看,有一定資產者,都可和銀行簽訂信託契約,信託並非高資產族專利。
楊淑惠說,手頭若有現金、保險、股票、不動產等資產要留給下一代,統統可以做信託。實務上,經常會看到父母建立信託契約時,藉設定條件,達到資產傳承同時控制財富的目的;最常見的就是,怕小孩亂花錢,指定要在30歲之後或拿到某種學位時,才能獲得一筆資金。也有長輩們不放心第二代,卻滿意第三代,就有祖父設立信託,指定財產要留給孫女,但孫女起碼要念到研究所以上,才能獲得財富。
雖然現代社會強調男女平權,但碰到傳承這件事,台灣家庭的確比較「偏男生」;楊淑惠說,一些客戶也會透過信託,安排部分現金留給女兒,但房地產或家族股票多會留給兒子,以防女兒將來有「外姓」問題,回頭跟兒子爭產,用意也是在傳承時,達到控制財產保留給子孫的目的。
保險金信託 給多給少只有你知
2.指定
台灣人愛買保單,一般人手頭多有5、6張,有一定資產者,可能會買到10多張保單,也有人會做「保險金信託」。楊淑惠說,一般金錢信託簽訂契約後,錢一入帳就生效,但保險金信託因為連結的多是壽險保單,在被保險人過世後,壽險公司才會給付保險金。因此,保險金信託可事先簽訂,但等到保險金入帳後,信託契約才生效。
透過保險金信託規劃財富傳承必須提早。楊淑惠說,保險金信託的受益人要事先指定,也有很多客戶透過保險金信託指定自己財富的繼承者。例如客人有4、5個小孩,他覺得成材的子女可以多分一點,就跟銀行簽訂多個信託契約來規劃,但子女並不知道老爸各給誰多少錢;也有客戶雖將部分資金透過保險金信託指定給小孩,但希望自己百年後也能做公益,部分資金便指定捐款給社福團體。
預留稅款 繼承不怕沒錢繳
3.繳稅
信託還可以幫客戶預留稅款。楊淑惠說,很多台灣老一輩信奉有土斯有財,手頭房子都不少,子女卻不清楚爸媽有多少房產。就有位客戶認為自己往生後,兒子可能不知道他有這些房地產,便和銀行簽訂信託契約,信託資金專門繳交各式房地相關稅款。另外,還有客戶有筆土地,卻擔心公告地價一路調漲,但小孩可能沒足夠資金支付,也設立了一筆信託,資金全拿去繳地價稅。
楊子宏說,如果爸媽沒有預留稅源,第二代繼承財產時,若達到繳遺產稅門檻,可能就得四處籌錢或真要賣些不動產來繳稅。有趣的是,為何有長輩連房地產都不跟小孩說清楚?楊子宏認為,可能家長覺得不告訴子女有多少財產,小孩子會比較認真也認分一點。
不給妻兒 錢合法留給紅粉知己
4.「戶外」也能照顧到
長輩的遺產只有配偶和子女可繼承,但「戶外人士」怎麼辦。不少台灣男性都是多情種子,家庭外的戶口也不少。就有銀行業者說,經常看到有些男性來談信託契約,但陪同他來的、或推他進來(當事人坐輪椅)的人,一看就知道是「紅粉知己」。
想在走後照顧到紅粉知己,信託也能辦到。銀行業者透露,透過信託照顧「家庭外」人士的方式,實務上最常見的也是保險金信託;曾經有位有錢人買了好幾張大保單,每張上限都是「3300萬元(最低稅負制門檻)」,而保險金信託受益人,全數都是指定給既不是配偶也不是子女的「她」,這種做法也合法合規。
做到我說的 銀行才會付錢
5.滿足一定條件
透過信託不僅可達到資產傳承、分配和規劃資金運用目的,銀行發現,客戶最在意什麼,幾乎全都設定在信託契約中。楊淑惠說,許多信託委託人會把自己的想法寫在契約,這些想法多是規定子女或指定受益人須達到某些門檻、完成哪些條件,才能分到財富,信託就照著委託人的意旨量身定做,有些信託規劃也因為委託人條件開很多,經常拖個半年或長達1年後才簽約。
楊子宏舉例,有位客戶規定一年三節和清明祭袓,不管子孫人在何方,一定要回台灣省親和掃墓祭祖,他的子女和孫子女,才能透過信託契約定期領到一筆資金。有趣的是,現在這位第一代還健在,但百年後,要怎麼確認子子孫孫有無回台掃墓,可能要靠信託監察人上傳掃墓照片給銀行,銀行才會付錢。
最常見的信託條件,爸媽都是約定小孩須結婚生孫子、女,信託才給錢,不生小孩就不給,以達到血脈傳承用意,此時銀行得看到第二代生小孩的戶口名簿依據,再依約付錢。此外,台灣有太多資產傳承後爸媽失去財富控制權,但小孩卻不再奉養爸媽的教訓,楊淑惠說,很多第一代信託契約的條件也設定,若小孩不奉養我也拿不到錢,此舉至少可保障老後金流,讓自己過一個更有尊嚴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