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退休先準備 > 財富規劃 > 其他投資
2017/12/12

不要類定存 保險局盯上解約率

好險網/林翔
瀏覽數:28459
✸觀點:
 
保單是不是定存
不希望保單被定位為定存銷售,保險局逐年推出管制措施,從最早要求利變年金要收合理附加費用、解約金至少收3年,每年至少收1%開始,之後,又對躉繳六年期保單調降責任準備金利率,躉繳短年期及繳費三年期以下保單利率年年降,後來要求利變年金、萬能壽險不得有費差損。
之後,又有利變壽險前10年不得現金回饋、儲存生息、解約金至少收6年,2016年底是再降責任準備金利率,原本以為類定存保單已幾乎無空間,但卻又發現部分銷售人員用長年期保單,勸誘客戶提早解約,當成短年期儲蓄險賣。
 
追蹤7年解約率
今年保險局再祭措施,即是從2018年開始,各公司前5大銷售的主力保單,要追蹤7年解約率,若比當初保單預估的解約率偏離度達14%;三年內解約率達30%,壽險公司就必須說明原因及提出因應措施,是要停售保單、增提準備金還是增資。
 
打擊短年期儲蓄險
保險局這次打擊的是短年期儲蓄險,卻”改裝”成終身壽險的保單,目前多為長年期利變壽險,但更重要的是會從行銷通路去追蹤,即保險業務人員若在行銷時,向保戶提及保單6年或7年期滿可解約,將會比放在銀行定存划算,就可能會被保險局認為意圖不佳而盯上。
 
低利率時代,保單賣相已不如前幾年,再加上保險局不斷祭出打壓措施,讓短年期儲蓄險越來越沒有生存空間,但國內消費者偏好保本保息型的商品,又擔心只買終身壽險,要等上天堂才能拿到錢,因此還是喜歡有生存保險金的保單。
 
明年保單會長什麼樣子?是不是會推出8年期滿解約才划算的壽險保單,就看各壽險公司精算及商品設計部門的「巧思」,但保險局也已放話,各公司若再規避保險局的監理,不排除明年再祭出更重的監理措施,全面封殺保單當定存商品的空間。
 
✸新聞摘要及連結:金管會再度出手阻擋類定存保單。保險局30日宣布,首度以保單脫退率(即解約率),作為保單適用責任準備金利率,即是否要增提準備金的依據,目的在於再進一步打擊「假終身壽險、真短期儲蓄險」的類定存保單。中時電子報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4.00
苦日子過去了 台灣房屋:網友今年改選「盼」 退休生活預作準備!勞工退休金自選投資3大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