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 首頁 > 新聞觀點 > 時事 > 熱門話題
2018/02/09

妳不可不知的乳癌風險

好險網 公孫鞅
瀏覽數:11062
✸觀點:
根據國健署最新統計,乳癌已經成為女性癌症發生的第一位,整體來說,各癌症發生率呈現緩慢下降,或成長趨緩的情況,唯獨乳癌發生率一路快速飆升,女性「乳癌」人數較前一年增加了488人,專家表示女性乳癌持續增加的原因與未定期篩檢、肥胖、老化和飲食有關。
 
以年齡標準化發生率來看,每10萬人中有303.8人罹癌,其中女性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則每10萬人口271.4人,前10大癌依序是乳癌,大腸癌,肺癌,肝癌,甲狀腺癌,子宮體癌,卵巢癌,子宮頸癌,皮膚癌,胃癌。
 
健保署2015年各癌症健保前10大醫療支出資料來看,因乳癌就醫人數有11萬2,979人,不但打破10萬人大關,還足足領先第2名的結腸直腸癌9萬7,291人近2萬人;國人因乳癌所衍生的醫療開銷則有109億元,占第3位。
乳癌對於生命最大的危害,除了侵犯局部乳房組織,更可能轉移到其他器官,如肺、骨、肝、腦部等,其中發生腦部轉移比例約為15-25%,是目前轉移性乳癌最困難治療的部分。
 
乳癌分期與存活率息息相關
 
乳癌的分期是依據腫瘤大小、腋下淋巴結轉移與否、是否遠處轉移器官等做為判斷期別的考量,分期包括:
0期乳癌:是最早期的乳癌,5年存活率高達97%。
 
第一期──乳癌內的硬塊直徑小於2公分,無痛性。乳癌局限在乳房組織內,還沒有淋巴腺轉移,5年存活率達95%。
 
第二期──乳房內硬塊的直徑在2~5公分之間,乳房表面的皮膚 可能受扯牽而凹陷、萎縮,乳房會輕微不適感,5年存活率約89%。
 
第三期──乳房內硬塊的直徑大於5公分,皮膚有變化或有乳頭異樣分泌物,有鎖骨上淋巴結轉移但無遠處轉移,5年存活率達70%。
 
第四期──乳癌已經擴散和蔓延,並產生遠處轉移,例如:肋骨、胸腰椎、肺、肝等器官轉移,5年存活率約為21%。
 
根據國健署針對乳癌醫療費用分析 結果發現乳癌病人經治療後,再復發者之醫療費用是無病狀態者 的6.7倍,而第4期乳癌病人的醫療費用是第0期病人的5倍多,是 第1期病人的3倍多。
HER2存活率低 復發時間也較早
 
台灣每年新增乳癌病患,其中約有2成5至3成患者的乳癌細胞,具有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因子接受體(HER2),其存活率較低,復發時間也較早。而標靶治療是癌症治療的新趨勢,也是降低復發率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是一套療程的費用動輒7、80萬元,其中不少為年輕、HER2陽性患者,即使腫瘤很小,但多屬惡性,容易復發,標靶治療的使用要得到最好的治療效果,原則上還是應優先考慮與化療藥物或抗荷爾蒙藥物併用。
 
癌症用藥歷經長久時間開發,價格都偏高,傳統化療每月藥費就要7到10萬元,針對基因突變的癌症、療效很好的標靶藥物,則要價10幾萬元,未來免疫療法恐要價上百萬元。
 
乳癌療程頻繁且長 保障不可少
 
若就保險公司理賠金額看,乳癌理賠通常不是最大筆金額,但乳癌理賠「件數」卻最多,因為乳癌療程長且頻率高,平均2~3周就一個療程,病患大多會定期施打標靶藥物「賀癌平」,每瓶約新台幣6萬元左右。
 
而在保險的選擇上,建議可利用1張醫療險搭配1張一次性給付癌症險或重大疾病險,可讓被保險人萬一罹患癌症後,決定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提高醫療品質,減輕罹癌後財務負擔。優點是可透過一次性給付癌症險或重大疾病險的理賠金,可以彌補因為罹癌後的其他生活花費或是醫療險不足的地方。
 
早發現早治療 維持健康生活
 
衛福部表示,女性乳癌發生高峰在45~69歲,早期發現的5年存活率高過9成,政府每年有補助此年齡階段女性每2年1次免費乳房攝影檢查,而有二親等以內血親罹患乳癌的女性,補助更可提前至40歲,鼓勵民眾及早進行篩檢、及早治療。
 
要遠離乳癌除了養成定期做乳癌篩檢之外,根據研究顯示,停經後肥胖、飲食高油、高糖、高熱量、少纖維和不愛運動,也都是導致乳癌的危險因子,應盡量避免,並維持良好的健康生活形態。
 
新聞摘要: 國健署最新出爐103年癌症登記報告資料顯示,國內癌症新發人數為10萬3147人,男性5萬6093人,女性則為4萬7054人,儘管男性罹癌人數比女性多出9039人,但分析單一癌症標準化發生率,乳癌卻是高居第一名,乳癌新增1萬1769人,每十萬人70.7人,遠高於第二名的男性大腸癌53.9人。
 
 
請為本篇文章評個分吧! (由左至右,滿分為五顆星)
平均分數 3.00
30歲前快買長照險,省下的保費給自己更有尊嚴的退休生活! 利變型保險是甚麼?一文掌握投保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