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年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但不少媽媽發現,原本開開心心帶著寶寶返鄉過年,卻變成小病號回來,過年期間許多小診所、大醫院門診都沒開,導致焦急的父母只能抱著孩子往大醫院急診室衝!令人不解的是,為何返鄉團圓時,孩子反而容易生病?
不只人團圓 各類病毒也團圓
聽到許多媽媽的疑惑,恩主公醫院小兒科加護病房主任許登欽醫師有一個妙喻:「過年不只人團圓,各類病毒、病菌也會團圓啊!」過年時,人群會南來北往到處移動,就會導致原來在南、北部各地流行的病毒大集合。
「當年SARS流行時,腸病毒的病例就變得很少,幾乎要銷聲匿跡了,原因是大家都戴口罩、洗手!所以要預防疾病傳染,最好的方式是避免與病原接觸,做好個人衛生習慣,最重要的是要『勤洗手』,其他生病的親友一定要戴上口罩,避免與寶寶接觸。」許登欽醫師說。
病毒的傳播方式
如果你得到感冒,咳嗽或打噴嚏時,噴出的飛沫中就會含有病毒,可傳染給他人,而且流感病毒可在低溫、潮濕的環境中存活幾個小時,所以也可經由接觸傳染(摸到汙染物表面的病毒,再碰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而受感染)。
有些病毒如腸病毒、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等會透過糞口傳染,若爸媽清理寶寶尿布後或自己上完廁所後沒有徹底洗手,又去接觸其他物品,就可能會把病毒傳播開來。
要小孩戴上口罩超困難,怎麼辦?
許登欽醫師表示,勤洗手與生病者戴口罩,是預防被傳染的最好方法,但事實上要感冒的小小孩持續戴口罩真是難上加難,因此只有靠大人多注意些,不要讓寶寶跟感冒的孩子接觸,自己也要勤洗手做好個人衛生,就能降低寶寶被傳染的機率。
年節預防寶寶生病這樣做
⚫外出回來抱寶寶前,要洗手、洗臉、換衣服。
⚫勤洗手,也要做好寶寶的手部清潔工作。
⚫請生病的親友戴口罩,婉拒生病的人抱寶寶、跟寶寶玩。
⚫不要摸眼、口、鼻部位,以免被傳染。
年節期間(冬季)寶寶容易罹患的疾病
許登欽醫師指出,隆冬時節雖然是流感的好發期,但多數情況會罹患的是「普通感冒」,除了呼吸道的症狀外,也會有腸胃道的症狀。
普通感冒
感冒(common cold)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病毒多達200種以上,其中1/3是由鼻病毒造成。雖然得過一種鼻病毒之後就有終生免疫力,但是鼻病毒有100多種型別,所以會覺得寶寶常常在感冒。
另外,副流感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也是常見的感冒病毒。年紀幼小的寶寶常會得到的「呼吸道融合病毒」,會引發較嚴重的呼吸道症狀,流鼻水、咳、喘,而且通常持續3週以上才會好。
流感
流感是指由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症狀較嚴重,會高燒、畏寒、四肢痠痛、復原時間長,免疫力不佳的患者也容易引發腦炎、細菌性肺炎等併發症。因為流感的病情較為嚴重,所以許登欽醫師認為每年施打流感疫苗仍是有必要的,尤其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一定要帶去打流感疫苗。
輪狀病毒
許登欽醫師表示,每年冬天是輪狀病毒活躍的季節,症狀是第一天會嘔吐發燒、第二天開始會有水瀉大便,容易產生脫水症狀。輪狀病毒傳染力很強,只要寶寶吃進10隻病毒就會發病,而病童一次嘔吐就可以釋放出3千萬隻病毒!所以只要家裡有1人染病,幾乎全家都會中標,連大人也有可能會被傳染。
根據統計,2歲以內的孩子至少會得到一次輪狀病毒,所幸人體的免疫功能良好,雖然可能會多次感染,但是一次會比一次輕微,而且也很少會出現併發症。要預防輪狀病毒,除了勤洗手做好個人衛生之外,接種疫苗也是不錯的方式。
冬季區別過敏與感冒不容易
許登欽醫師指出,冬季的感冒與過敏不容易區分,有時連醫師也未必能區分清楚,不過還是有以下差別:
屬於過敏的徵兆
1.覺得寶寶好像一直在感冒,要超過兩週才好。
2.除了痰很多之外,聽到寶寶呼吸時有喘鳴聲。
3.1歲以下的寶寶睡覺時呼吸很平順,但是起床活動的時候就開始喘了。
4.2歲以下的寶寶在半年內曾發生3次以上呼吸道症狀加上喘鳴聲。
感冒病毒是最大的過敏原
常聽到的過敏原為塵螨、黴菌、貓毛狗毛等,但其實幼兒還有一個很常見的過敏原是感冒病毒!過敏寶寶感冒時會誘發過敏症狀,譬如氣喘,就會久咳不癒,病程可能持續好幾週,所以會疑惑寶寶怎麼一直在感冒?這其實是感冒引發氣管過敏的結果。
年節期間的看病原則
過年期間,許多小診所、大醫院的門診都休息,只剩下急診開放,這時候若寶寶又恰好生病,會令爸爸媽媽很緊張,不知道要不要帶著孩子直奔急診?
許登欽醫師表示,疾病有一個自然的發展進程,以普通感冒為例,多是上呼吸道的症狀,如喉嚨痛、鼻塞、流鼻涕、咳嗽、痰多、發燒等,而且,感冒的症狀會一個接一個出現,因此並不是之後的症狀出現就代表病情加重。
另外,還要釐清一個觀念是,藥物無法治療普通感冒,目前小兒科醫師開給寶寶使用的藥物主要為症狀治療,目的要讓寶寶舒服些,因此不管寶寶是否有看醫師、吃藥,都無法縮短感冒的病程,快快好起來!
看醫師的目的在確立診斷(寶寶得了什麼病?)、檢查有無併發症。因此除了初期的就診,若發現病情拖了很多天沒有改善,或是突然發生變化,就要帶寶寶去看診,確認是否引起併發症。
因此若年節期間帶寶寶就診不方便,許登欽醫師建議爸媽可視情況先在家中觀察。就算寶寶發燒,但是觀察他的精神體力還好,沒有特別倦怠、昏睡、頸部僵硬、呼吸急促、胸凹肋凹、躁動不安、眼神呆滯、哭鬧不休、尿量減少、口唇發紺、心跳太慢、心律不整等危險症狀,就可以在家觀察。要注意的是若是3個月以下的寶寶發燒,則不能等待,一定要掛急診就醫。
雖然在家觀察,爸媽仍需保持警覺觀察寶寶的症狀是否有變化,而且要注意持續幫寶寶補充水分與營養,讓他多休息。普通感冒的發燒約會持續3天左右,若寶寶發燒5天以上,要就診尋找原因。
寶寶用藥的正確觀念
許登欽醫師把寶寶用藥分為「一定要吃的藥」與「可吃可不吃的症狀用藥」,一定要吃的藥有抗生素、氣喘用藥與專科特殊用藥等;其他如退燒藥、感冒糖漿、抗組織胺、抗鼻充血藥物、化痰藥、支氣管擴張劑、止瀉藥等,都屬於「可吃可不吃的症狀用藥」。
許多家長在勸小孩要吃藥時都會說:「要乖乖吃藥病才會好!」這句話不全然正確,因為除了細菌引起的鼻竇炎、中耳炎、肺炎需吃抗生素,得流感吃克流感的確可讓病快快好之外,其他因病毒引起的感冒均屬「無藥可醫」,主要仰賴寶寶自己的免疫力,才能把入侵病毒打敗。
信賴寶寶體內的免疫力
許登欽醫師表示,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認為,2歲以下的幼兒使用感冒藥物並非必要,反而要注意這些藥物在幼兒身上的安全性。
因此,若感冒症狀沒有影響寶寶的日常生活,寶寶也對吃藥很抗拒時,其實無須一定要逼他把藥吃下去!此時不要太心急,應花點時間陪伴寶寶,信賴他體內的免疫力,其實孩子的免疫力已經陪他打過不少與病毒、病菌的對抗戰了,藥物只是配角,不是主角。
使用抗生素要謹慎
有家長看到寶寶一流黃鼻涕、發燒,就要求醫師開抗生素,也許真的很快能「藥到病除」,但使用抗生素要慎選時機,若體內只有少量細菌,其實人體的免疫系統就可處理,此時卻用抗生素介入,壞菌好菌一起殺,破壞體內的菌落平衡,若使用不得當,體內可能會養出有抗藥性的壞菌,近年來醫界常為「超級抗藥性菌種」煩惱,就是濫用抗生素的結果。
許登欽醫師認為,一旦使用抗生素,就要用得早、用得好、用得夠,而且一定是要有必要時才用,因此家長若拿到抗生素時,要向醫師問清楚開藥的原因,也要遵醫囑把抗生素用完,不可自行停藥。